梁启超新民思想对中学历史公民教育的启示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anghao_hao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启超提出“新民说”这一思想,旨在对当时大众进行改造。首先,梁启超对新民的必要性、急迫性和重要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之上,梁启超提出其新民的目标期望,梁启超希望能够实现开民德、启民智、促民力。其新民观念影响下的史学观念,无处不见其开辟创新之处,他批判封建的、以君史为核心的旧史学,提出新的史学目的、内容、方法观以建立一新史学。通过对课标、教材、实践三个层面考察,发现当今历史教育在公民教育方面存在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些许问题。课标层面过于重义务轻权利、重公德轻私德;课标对历史学科公民教育的相关内容及水平层次的表述不够清晰明了。教材虽基本体现了课标的要求,但在呈现时存在脱离学生生活、混乱零散、缺乏形象性等问题。起统领作用的课标及作为实施教育载体的教材在公民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操作实践也出现些许问题。梁启超新民思想对当今历史学科的公民教育方面具有启示借鉴作用。首先,发挥学科作用,彰显公民教育。其次,结合学科特点,发展公民教育。第三,采取恰当方法,落实公民教育。
其他文献
利用斜拉索自振方程提出了考虑斜拉索弯曲刚度影响的索力计算公式,并对索的比例系数计算给出了经验公式。
<正>徐悲鸿穷途遇大师徐悲鸿17岁时就成为宜兴知名的画家,在宜兴女子师范、彭城中学、始齐小学三校教授美术。19岁时,父亲病逝,徐悲鸿含着深沉的哀痛埋葬了父亲后,决定去上海
目的探讨如何早期发现难产倾向,及时做出正确判断,恰当处理保证母儿安全并总结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2月~2014年2月我院诊治的62例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表现、
如果我们承认建筑的最高形态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到达,那么他就更加接近纯艺术,因为纯艺术是表现那种不可视的事物,即通过造型—具象或者抽象—给人一种暗示,建筑中这种暗示——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慢性肥大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我院微波治疗机对50例慢性肥大性扁桃体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凝固组织脱落时间,白膜脱落时间以及治疗效果判定。结果
本论文梳理翻转课堂在国内外实践的典型案例及翻转课堂模式,简述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选取教学内容进行翻转课堂专题研究。将江苏淮阴中等专业学校高一化工专业2个班的学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