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战略学的角度看,一国的对外战略选择受其战略环境、战略理念、战略目标和战略手段等因素的影响,并带有深深的历史传统烙印。通过对其战略传统的梳理可以发现,日本的战略理念容易受到领导人个人影响、其战略目标稳定地以追求大国地位为主线、战略手段主要围绕经济、安全和科技等方面展开。当前日本围绕“印太”框架下做出的战略选择便是如此。当前日本“印太”是其长期以来在地缘政治、外交宣传口号和大国关系协调等战略行为模式下的综合产物,并深受首相安倍晋三个人的影响。在地缘上它关注日本所在的亚太地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在口号上提倡所谓“普世价值观”、在大国关系中强调与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等盟友、“准盟友”和友好国家的协调,从根本上带有应对“中国崛起”和“围堵中国”的意图。在经历了长期的铺垫与构想后,日本“印太”随着自民党和安倍晋三重夺政权而正式出台。受到客观战略环境变动的影响,日本“印太”在近期做出了由“战略”切换成“构想”的战略选择。从表面上看,日本做出该选择是受2018年东盟峰会上东盟国家的影响,但是通过对日本“印太”的战略理念、战略环境、战略目标和战略手段进行宣传性与实质性的辨析后可以发现:该战略选择其实是在安倍“基于新国家主义的实用主义”理念指导下、面对国际上各国对“印太”相对平衡的环境、为达到安倍及自民党和日本长期以来的目标而做出的折中选择。它从本质上反映了日本当前在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下试图“两面逢源”的“骑墙心态”,根本上说是一种战略犹豫和战略迷茫。同时,当前日本“印太”还面临一系列困难与课题,如不加以重视和克服,恐怕最终难以实现其所谓“自由与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愿景。值得说明的是,本文部分论据以在日本防卫省最新版的《东亚战略概观2020》中的到了证实,进一步也证实了日本当前的战略犹豫与战略迷茫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