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间作模式油茶生长及氮素吸收分配利用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y61032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更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油茶幼林在种植5~6年后才有一定产量,8~10年后才能进入丰产期,导致前期土地利用效率降低,严重制约了油茶产业发展。油茶幼林间作农作物,不仅符合生态经营的要求,而且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从而为油茶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同时还能够提高单位面积内土地利用率,增加油茶林地的经济效益。因此,本试验以2年生油茶幼树为试材,设计了间作辣椒和花生2种模式,设置了氮素含量为50mg/kg 土壤(N1)、250mg/kg土壤(N2)和对照0 mg/kg 土壤(NO)3个施氮处理梯度,研究不同间作模式下油茶生长和养分动态变化,利用15N示踪技术分析了不同施氮处理下油茶对氮素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以期为油茶农林复合生态系统高效管理技术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对不同间作模式下油茶生长发育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作前期,间作辣椒和花生均能显著提高油茶的光合作用速率,且在N1氮素水平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 4.15 μmol CO2 m-2 s-1和 5.71μmol CO2 m-2 s-1;在 NO 氮素水平下,间作辣椒和花生的油茶单株生物量分别为13.01g和14.27g,比油茶单作模式提高了 47.51%和61.9%;在N2氮素水平下,间作花生时油茶地上、地下和单株生物量最小分别为5.06 g、2.77 g和7.82 g;对于油茶单作模式,N1氮素水平下的油茶叶片光合作用速率、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单株生物量分别为3.18μmol CO2 m-2 s-1、7.07g、3.48g和10.55g,均显著高于N0和N2水平。间作后期,在NO氮素水平下,间作辣椒和花生的油茶光合作用速率最高分别为3.49 μmol CO2 m-2 s-1和3.53 μmol CO2 m-2 s-1,均显著高于单作模式,油茶单株生物量分别为16.16g和17.53g,比单作模式分别提高了 32.79%和44.04%;在N1氮素水平下,间作辣椒和花生的光合作用速率最高分别为7.26 μmol CO2 m-2 s-1和9.81μmol CO2 m-2 s-1;在N2氮素水平下,间作花生时油茶地上、地下和单株生物量最小分别为6.24 g、4.30 g和10.54 g;油茶单作时,在N1氮素水平下油茶叶片光合作用速率最大为6.21 μmol CO2 m-2 s-1,地上、地下和单株生物量分别为10.28 g、6.09 g和16.37 g均显著高于N0和N2氮素水平。(2)对不同间作模式下油茶氮含量及积累量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作前期,油茶叶片全氮含量变化范围为12.81 g/kg~18.03 g/kg。在N0水平下间作辣椒和花生时,油茶叶片全氮含量分别为15.46 g/kg和15.44 g/kg,其显著高于单作模式,且油茶叶片氮素积累量分别为0.076 g和0.072 g,也显著高于单作模式;在N2氮素水平下间作花生时油茶叶片全氮含量最高为18.03 g/kg,但油茶叶片氮素积累量最小为0.039 g;油茶单作时,在N1氮素水平下油茶叶片氮素积累量最大为0.060 g。间作后期,油茶叶片全氮含量在11.70 g/kg~24.35 g/kg之间,在NO氮素水平下间作辣椒和花生时油茶叶片全氮含量分别为12.89 g/kg和13.36 g/kg显著高于对应的油茶单作模式,且油茶叶片氮素积累量分别为0.050 g和0.058 g也高于对应的油茶单作模式;在N2氮素水平下间作花生时油茶叶片全氮含最高为24.35 g/kg,但是油茶叶片氮素积累量最小为0.036 g;油茶单作时,在N1氮素水平下油茶叶片氮素积累量最大为0.087 g。(3)对不同间作模式下油茶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作前期,油茶根系Ndff值高于其他器官;间作辣椒时,15N分配率在树体各器官中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间作花生时,15N分配率在树体各器官中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在NO氮素水平下,间作辣椒和花生时油茶15N利用率分别为14.47%和20.33%,显著高于对应的油茶单作模式。间作后期,油茶叶片Ndff值较间作前期明显增大;2种间作模式下,油茶叶片的15N分配率均小于单作,且油茶单作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片15N分配率也增加,其变化范围为39.43%~48.53%;在NO氮素水平下,间作辣椒和花生时油茶15N利用率分别为16.23%和17.25%,显著高于对应的油茶间作模式。无论是在间作前期和后期,油茶单作时,在N1氮素水平下油茶15N利用率显著高于NO和N2氮素水平下的15N利用率;2种间作模式下的油茶15N利用率均随着氮素水平的升高也呈现出显著降低的趋势。综上所述,从种植模式来看,2种间作模式只有在NO氮素水平下对油茶的生长发育、氮素的吸收和积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显著提高了油茶15N利用率,表现出较强的间作优势,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间作优势逐渐减弱;从施氮水平来看,N1氮素水平下只有油茶单作时,油茶生物量和15N利用率均最高,可促进油茶的生长和对氮素的吸收,在N2氮素水平下出现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木蝴蝶中总黄酮成分目的:建立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木蝴蝶中总黄酮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应用Box-Behnken设计,
在经典的破产理论中,考虑一个保险公司实际保险业务的简化模型,从非负初始资金开始,流入和流出的现金包括保单持有人支付的保费收入和保险公司产生的索赔费用,通常运用破产概率衡量一个保险公司的风险大小.近年来,最优随机控制理论在精算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风险管理理论基础的研究方面.解决随机控制问题的主要目标是刻画值函数,即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以及关于它的最优控制.实现这一目标经典而有效的方法是运
本文通过运用非线性分析中的临界点理论研究了两类具有特殊非线性结构的分数阶椭圆型方程解的存在性、多重性和渐近行为,得到一系列新的结果,具体包括以下三章内容:第一章为引言,简述分数阶椭圆方程的研究背景与现状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并给出了相应的空间、范数等预备知识.第二章研究一类带有凹凸非线性项的分数阶Laplacian方程:其中Ω(?)RN是具有Lipschitz边界的有界集,N>2s
图像超分辨率技术是通过硬件或软件的方法,将同一场景的一幅或多幅连续低分辨率图像复原为高分辨率图像的过程。高分辨率图像意味着拥有更高密度的像素值,可以产生更多的像素信息和高频细节。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细节往往起着关键性作用,在医学、生物、遥感、安防、影视等诸多领域都有着日益增长的需求。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超分辨率突破了传统算法的瓶颈,取得了更好的复原效果。但是现有模型对图像的有
目前,在最大限度地挖潜老油气田和高效开发新区油气藏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如何充分利用岩心、测井、地震、地质等不同尺度的数据源信息,来实现对复杂性构造油
能源问题是目前全世界共同面对的热点问题,随着深海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天然气水合物作为新能源,具有清洁、高效的特点,其识别、开采、运输和储存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带来了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我国的年碳排放量巨大,建筑业的碳排放占据整个社会的三分之一,是重要的
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大规模接入,配电网的功率流向日趋复杂,电压越限问题日益突出,供电可靠性及电能质量水平有所降低。柔性多状态开关作为一种新型柔性配电设备具有广阔的应用
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也是北方森林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养分元素,研究土壤氮矿化的动态变化规律对于深入探讨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用大兴
全聚合物太阳电池采用共轭聚合物作为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具有良好的相稳定性、器件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被视为一类很有潜力的有机太阳电池。近年来,由于在给受体材料设计、薄膜形貌调控以及器件工程方面的发展,全聚合物太阳电池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相对于采用小分子非富勒烯材料为受体的聚合物太阳电池,全聚合物太阳电池的性能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高效的共轭聚合物受体材料对于全聚合物太阳电池至关重要,本论文围绕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