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西口移民运动是我国清民国以来发生的一次重要的人口迁移,本文从晋西北河曲县、偏关县和内蒙古南部移民村落中选择调查点,以这些村落为切入点,对走西口移民带来的迁入地村落构建与祖籍地文化变迁做对应性调查研究,从而探讨移民与村落变迁的关系。 全文共分为五部分,引言从研究对象与范围、学术史综述、选题的目的、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概括介绍。第一章,交汇区的自然社会环境与晋西北走西口移民运动。通过对调查地晋西北河曲、偏关、保德及内蒙古土默特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进行论述,分析清代以来晋西北走西口移民运动发生的原因及规模。第二章,走西口移民运动对迁入地村落构建的影响。通过对走西口移民初到蒙地对村落的选择来探讨他们定居及融入地方社会的过程,迁入地与祖籍地的双向互动,对迁入地的社会变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三章走西口移民运动带来的祖籍地社会变迁。晋西北大量人口为了生存向内蒙古地区迁移,使祖籍地晋西北的家族出现分化,打破了村落中原有的以家族为单位的秩序,也使村落日常生活发了生转变,村落维系体系进行重新组合。第四章蒙汉交汇区的民族民俗融合。走西口移民运动对推动蒙汉两族的交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构建做出了巨大贡献。 走西口移民运动带来的迁出地和祖籍地社会变迁一直影响到现代社会,通过对祖籍地和迁入地的对应性研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在社会变迁中民俗生活的特殊价值,而且还可以为村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