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G.729语音编码技术的实现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ia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音通信在现代通信中占有重要位置.数字语音通信是目前电信网络中最重要和最普通的业务,商业界和民众对移动电话和IP电话持续增长的需要,有力地证明数字语音通信强大的生命力.随着信息社会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信道资源变得愈加宝贵.因此,压缩语音信号的传输带宽和降低电话信道的传输速率越来越重要.采用语音编码技术可以在保证音质的同时,大大地减少数据传输量,节省传输所需要的带宽.目前的语音压缩专用芯片价格较高,并且采用语音压缩专用芯片的设备在信号处理灵活性,功能扩展等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很难加入一些新的功能或者算法.而使用DSP来自主开发实现语音压缩算法却可以使这一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可以方便地实现算法的更新,从而能够在不更换硬件的情况下实现功能的升级.该项目是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网络多媒体终端的一部分.主要研究内容是开发一个基于DSP的语音压缩系统.核心算法是ITU-T组织提出的G.729建议共轭结构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CS-ACELP)技术,核心硬件是基于TI公司TMS320C6711高性能DSP.语音信号由麦克风采集,通过专用音频A/D变换器变成数字信号,然后在DSP被压缩编码处理,DSP将压缩得到的码流通过接口设备及网络服务器送到网络中.在接收端进行解码处理,还原为语音信号.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网络多媒体终端可用于网络音视频传输、视频会议等.而其语音压缩部分实现后,除了应用于该网络多媒体终端,还可以广泛地用到IP电话等其它CTI(计算机电话集成:Computer Telephone Integration)语音通信系统中,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其他文献
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具有克服符号间干扰(ISI)、节省频谱资源、对抗多径(Multipath)效应等优点,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无线局域网(IEEE802.11a,HIPERLAN/2)、数字音频视频广播
在4G和4G Beyond移动通信系统中,随着用户终端数量的不断扩大以及新型多媒体应用的产生,对于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的趋势。频谱资源的有限使得频谱复用更为频繁,伴
随着计算机网络规模的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网络管理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智能PCM(InPCM)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接入设备,需要网络管理系统来实现其智能化。本文研究实现了
在Internet、多媒体通信飞速发展的今天,产生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是中国提出的一种3G技术方案。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基本特征之一是提供高速分组数据业务。非接入层
随着通信与计算机整合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宽带化和智能化已成为未来通信发展的方向,人类社会对电信业务从质量到业务种类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接入网作为电信网的重要组成部
拒绝服务攻击是一种危害性大、破坏性强的网络攻击方式,是目前因特网中最严峻的安全问题之一。近几年来,有关如何防范拒绝服务攻击的研究已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其中,IP
在进入移动互联网的今天,移动客户端的数据流量急剧增长。为满足人们对通信速度以及通信稳定性的双重要求,具有低发射功率、小覆盖范围、可灵活适应各种适用场景,并且具有低运营
在传统的有线工业控制网络应用中,通信节点往往受到各种环境条件的限制,无法实现有线连接。这种情况下,实现通信节点间的无线互联就显得极为重要。蓝牙和802.11b是目前颇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