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形象为核心诉求的农村中职教育的调查研究——重庆市巫溪县的个案分析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shu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当前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时下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己取得长足发展;而经济、教育相对落后的广大西部和农村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却由于多种原因仍在低谷徘徊,无数中职学校都冈为“收不来、留不住”学生而不得不停办。这不仅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振兴产生不可忽视的阻抑作用,同时也会严重影响剑全国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学生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提前。为什么广大农村地区数量众多的学生宁愿缴纳高价挤进普通高中,甚至辍学闲赋在家或外出务工也不愿上中职学校?为什么中职学校在校学生的流失率如此惊人?这不仅是个教育问题,也是个关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社会问题。作为一名公共关系与组织形象设计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本人不自觉地从组织形象这个角度来对此加以思考。因为21世纪是一个形象制胜的时代,形象作为组织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对于任何社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当然也不例外。通过对重庆市巫溪县部分中职在校学生和初三学生的初步访谈也发现:他们之所以不愿意选择去或继续留在中职学校学习与中职学校留给他们的总体印象与综合评价有很大的关系。 本文以重庆市巫溪县的两所职业高中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巫溪县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加以陈述:并对巫溪县大力发展中职教育的重要性加以论述: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的形式米对巫溪县中职学校形象现状及影响因素做一个全方位的调查,从组织形象的角度去分析和探讨中职学校“招不来、留不住”学生的原因:最后对巫溪县中职学校应如何塑造良好学校形象,办人们满意的中职教育提出一些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建议和对策。本研究综合运用了社会学、形象学、教育学、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传播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对于促进巫溪县及与之情况相似的其他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而带动该地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查阅大量的文献和相关资料,另一方面对重庆市巫溪县部分职高学生、初三毕业生及家长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本研究选题较新;之前还没有任何关于重庆市巫溪县中职教育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中职教育尤其是农村中职教育的发展正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了中职学校是一个提供教育服务的现代营销组织;其教育管理者应依据当代营销的核心理念去深入了解中职教育消费者心理和需求的观点。
其他文献
本研究主要着眼点在于在农村发展领域对于参与式的广泛运用。作为一种理念和方法,它在受到质疑的同时也不断完善和发展。考察参与中的权力关系,特别是赋权和分权在社区层次上的
农民离乡离土的问题是社会快速转型时期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在城市化进程中这一群体己成为社会学研究中举足轻重的一个研究领域。但是以往的学者所作的相关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农
齐格蒙特·鲍曼是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在西方社会思想界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思想争鸣中,作为其中的一员,鲍曼以其敏锐的目光、深邃的思想、独到的见解、颇丰的著述、
近年来非政府组织在中国获得了快速发展,且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社区治理这一领域中,既需要依靠政府和市场的力量,同时也有必要引入非政府组织这一第三方力量。非政府组织由
社区准民间组织是指活动在社区层面上的、由社区内个人集或社区组织发起举办的、满足社区居民不同层面需求的、按照现行条例达不到登记标准甚至达不到正式组织标准的民间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