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内过程的蒲黄—五灵脂药对功效物质基础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5518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蒲黄-五灵脂药对始载于《证类本草》卷二十二引《近效方》,称为失笑散,是由蒲黄、五灵脂两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消结止痛的功效。主治瘀血停滞症;心腹刺痛,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等。蒲黄-五灵脂药对为治疗瘀血疼痛的常用方,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由于血瘀症引起的相关病症,在妇科疾病中疗效尤其显著。现代研究表明,蒲黄—五灵脂药对的有效成分主要有甾类、黄酮、多糖、有机酸、萜类、氨基酸、挥发油等,并具有安神、止痛、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等药理作用。本论文以蒲黄—五灵脂药对为研究切入点,对蒲黄-五灵脂效应物质群在动物体内过程进行研究,针对其效应成分群、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特征、动物体内的代谢产物鉴定与分析以及效应成分群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血作用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以探讨其体内直接药效物质与作用机制,为了进一步研究它的作用机理和其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揭示其临床治疗疾病的作用机理提供科学依据。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定参考。全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蒲黄-五灵脂药对配伍前后效应成分群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PDA)分析。采用HPLC-PDA法同时分析测定样品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香草酸、对香豆酸、香蒲新苷和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的含量,结果表明,蒲黄、五灵脂配伍后香蒲新苷、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溶出增加,均高于蒲黄单煎液和单煎混合液;而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香草酸、对香豆酸4个有机酸类成分经配伍后溶出量低于单煎液,但高于单煎混合液。以评价蒲黄-五灵脂配伍前后化学成分的溶出变化为进一步体内过程研究提供方法参考。  2.超高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UPLC-QTOF-MS-Markerlynx)联用技术分析蒲黄-五灵脂药对效应成分群。应用UPLC-QTOF-MS-Markerlynx联用技术及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进行数据分析,对蒲黄五灵脂合煎液、合并液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追踪煎煮过程化学成分的变化,从化学成分变化的角度阐述二者配伍的科学内涵。结果表明,蒲黄-五灵脂配伍分煎混合液与合煎液总离子流色谱峰存在显著差异,对有变化的碎片离子峰进行分析鉴定,共鉴定出5具有显著差异的化合物,分别为香蒲新苷、柚皮素、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槲皮素-3-O-新橙皮糖苷,山柰酚-3-O-新橙皮糖苷。提示经合煎后可能会促进该药对中的黄酮类成分的溶出。存在较大差异的色谱峰尚包括五灵脂中的成分,其化学结构的确认尚需进一步研究。  3.蒲黄五灵脂药对主要效应成分群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组织分布特征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PLC-TQ/MS)建立了同时测定蒲黄五灵脂水提取物中对香豆酸、香草酸和香蒲新苷3种主要成分在血浆中的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精密准确。药动学结果说明,单味药蒲黄组中香草酸、对香豆酸Cmax、AUCOT低于蒲黄-五灵脂合煎组(P<0.05),说明两药合用后吸收程度提高。同时单味药Tmax与药对组比显著缩短(P<0.05),说明蒲黄五灵脂合用后香草酸、香蒲新苷吸收速率增大、消除速率均变慢从而延长药效。结果表明蒲黄-五灵脂药对配伍前后有机酸类和黄酮类成分等效应物质的药动学特征,其差异性可为药对配伍合理性研究提供相关物质基础药动学研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组织分布结果显示,对香豆酸在大鼠体内分布主要集中于肝脏、脾脏及肺部,香草酸、香蒲新苷主要分布于肝脏、肾脏与肺部。三种成分主要分布于血供丰富的脏器,在胸腺等血流不丰富的脏器中几乎不分布,且因其极性较大,较难通过血脑屏障,因此脑中几乎检测不到。蒲黄、五灵脂配伍可显著促进对香豆酸、香草酸和香蒲新苷在心、肝、肺肾等脏器的分布。  4.蒲黄-五灵脂主要效应成分群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分析与鉴定。对蒲黄-五灵脂药对主要效应成分群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进行鉴定与分析研究,鉴定了蒲黄-五灵脂药对在大鼠血浆、尿液、胆汁中有机酸及黄酮类成分的代谢物,从蒲黄-五灵脂合煎液给药后大鼠血浆、尿液、胆汁中初步鉴定了29个代谢产物成分,分别为没食子酸的3个代谢产物,原儿茶酸的5个代谢产物,香草酸的8个代谢产物,香蒲新苷的3个代谢产物,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的3个代谢产物,对香豆酸的7个代谢产物。主要代谢途径有羟化、甲基化、磺化、葡糖醛酸化、去甲基化、失氧等多种类型。  5.基于代谢组学的蒲黄-五灵脂作用机理探讨。采用冰水浴并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法制备大鼠寒凝血瘀大鼠模型,运用UPLC-Q-TOF/MS联用技术分析给予蒲黄-五灵脂药对后大鼠血浆、尿液和胆汁中内源性代谢物图谱的变化,并使用模式识别技术分析正常组、模型组及给药组间血浆、尿液及胆汁的内源性代谢物差异,找到与蒲黄-五灵脂药对活血化瘀功效密切相关的潜在10个生物标记物;分析蒲黄-五灵脂药对对潜在生物标志物。结果表明,蒲黄五灵脂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并对寒凝血瘀证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且寒凝血瘀证状态下,大鼠尿液中与能量代谢相关的葡糖醛酸水平下降,说明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糖反应降低,三羧酸循环减弱,长时间的能量不足,需要一些能量代谢的旁路途径进行代偿,导致戊糖和葡萄糖醛酸互变代谢发生异常。  6.蒲黄-五灵脂配伍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血作用研究。采用体外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凝血酶时间(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法,对蒲黄、五灵脂配伍前后单煎、分煎、合煎液有机酸、黄酮类化合物及单体化合物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蒲黄五灵脂合煎液、蒲黄五灵脂合并液均有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和延长凝血酶时间活性。同样生药剂量下,蒲黄五灵脂合煎液凝血酶时间(TT)延长率大于分煎混合液。蒲黄五灵脂合煎液及分煎混合液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P<0.05),且蒲黄五灵脂合煎液活性强于分煎混合液活性。此外,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香蒲新苷单体化合物也具有显著延长凝血酶时间活性。这也证明了蒲黄五灵脂在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冠心病行成中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映山红花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rhododendra,TFR)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再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Largeconductance 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s,BKCa)在TFR抗海马神经元缺氧-再复氧损伤中的作用,探讨TFR抗缺血性脑损伤作用的机制。方法:1.取原代培养6~8d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房地产作为国民經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产品商品房正是这样一种高卷入度产品,网络媒体以其信息量大、表现形式丰富、互动性强等优势,尤其适合这类高卷入度产品的营销。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促使其营销手段更加多样。其中,网络营销技术的进步表现尤为突出,网络不仅改变着客户的信息获取模式和消费行为模式,也给房地产市场营销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  一
透明质酸是一种大分子量的直链粘多糖,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和流变学特性,具备优良的保湿保水性能和粘弹特性,并且无免疫原性和毒性。因此透明质酸被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学品行业、生物医药行业和食品行业等领域。透明质酸的生产方法有化学合成法、动物组织提取法和微生物发酵法,但目前工业上主要以发酵法为主。本文主要以马链球菌兽疫亚种,ATCC39920作为原始菌株,进行透明质酸的发酵工艺与提取分离工艺的研究工作。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