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作为人体重要的中枢器官对血液和氧气的变化特别敏感,极易受到缺血性损害,以脑组织供血、供氧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ICVD)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患。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神经保护领域的研究至关重要。阿片肽及其受体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在体内行使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近年来,其促细胞增殖效应及神经保护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
阿片受体家族包括δ、μ、κ三个成员,有实验报道,δ阿片受体参与了抗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谷氨酸诱导的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缺氧性损伤、及缺氧预适应和阿片预适应性神经保护。我们的研究发现,激活δ阿片受体可以显著减轻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缺血性损伤,但是,在给予高剂量激动剂TAN-67时却又可以加重神经元的缺血损伤。与之相反,应用Natrindole(NTI)抑制δ阿片受体则能够显著加重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缺血性损伤,同时,在神经元缺血状态下TAN-67可以减轻Natrindole(NTI)所诱导的神经元损伤。我们还观察到,TAN-67激活δ阿片受体的神经保护作用及NTI抑制δ阿片受体的加重神经元缺血损伤作用具有明显的时程依赖性。
文献表明,δ阿片受体参与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缺氧预适应保护效应可能是通过PKC介导,上调pERK及Bc12的表达和下调了p38及Cyto C的表达而实现的。同样δ阿片受体由PKC介导激活线粒体KATP参与了缺血性心脏保护作用。在我们的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在神经元缺血状态下激活δ阿片受体可以减轻由抑制PKC活力而加重的神经元损伤。
δ阿片受体是一种“氧敏感”蛋白,其蛋白表达量与缺氧的时间与缺氧程度密切相关。在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短暂轻微缺氧时其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而在神经元长时间严重缺氧时蛋白表达量可明显的下降。我们发现,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氧糖剥夺2小时再灌注24小时后δ阿片受体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在神经元缺血状态下激活δ阿片受体可以增加δ阿片受体的蛋白表达水平,而当给予δ阿片受体拮抗剂以抑制δ阿片受体时其蛋白表达水平要较单纯缺血组神经元低。
δ阿片受体是否为其激动剂发挥的抗缺血性神经损伤的必要条件?单纯地运用药理学的方法研究这个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用特定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选择性抑制受体基因的表达是分析受体功能的有效方法。但由于其抑制效率及适用范围的不足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运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PAN干扰技术以下调δ阿片受体的表达,可以更为可靠地阻断受体的功能,用以观察δ阿片受体激活是否为阿片肽抗缺血性神经损伤的必要条件?该部分工作为本实验的延伸性研究,未完成部分是我们课题的后续工作。
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δ阿片受体参与了抗缺血性神经元损伤过程,神经元在缺血状态下其6阿片受体表达量与其受损伤程度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