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俱乐部会员社会资本特征研究——以郑州为实证地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yu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球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以来,网球运动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一些网球俱乐部应运而生,网球产业在我国呈现的是一个快速上升趋势,在未来几年甚至十年时间里,网球产业将成为中国体育产业新的增长点。而网球俱乐部是我国目前网球产业主要的基层形式。国外的经验显示,民间的高度普及、成熟的消费群体和稳定的市场需求共同构成了网球产业发展和繁荣的市场生存环境。但由于网球运动有较高的经济门槛。经常打网球的人当中白领阶层最多,普通百姓只能偶尔为之。希望能通过对网球俱乐部会员的社会资本特征的研究,可以让我们看到参与网球运动的人这一群体的基本概况和活动规律,了解到他们参与网球运动目的、获得的价值与意义,以及除了健身以外的一些附加值。这对相关部门制定网球产业发展政策、网球俱乐部的经营活动、人们参与网球运动有一定的启发。对于我国网球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郑州市郑大体院风云网球俱乐部、郑州大学网球俱乐部、中州大学网球俱乐部、西流湖网球俱乐部、鹏博网球俱乐部、江南网球俱乐部、塔湾青少年网球俱乐部等八个网球俱乐部的200名会员进行了调查研究。涉及到收费经营型、以球友业余交流为主的非营利性两种网球俱乐部形式。通过国内公认的“春节拜年网”方法对网球俱乐部会员的社会资本进行了测量。包括了网球俱乐部会员个人社会交往网络规模、网络密度、网络资源等。调查与测量的结果是:   ⑴郑州市网球俱乐部会员以男性和年轻人居多。高学历、学生占了主体地位,网球在高校发展较好。会员的经济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偏上水平,这为网球活动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⑵网球俱乐部会员的入会目标呈现多元化特征,会员加入网球俱乐部主要是为了提高网球技战术和健身,扩大交际排在第三位,体现了他们在网球运动中对体育价值的主观认识和积极态度。   ⑶郑州市网球俱乐部会员的活动频度以每周1次为最多。大部分会员每次活动的时间在60min以上。“双休日”是会员重要的活动时间,这和网球场地的缺乏有关。网球俱乐部会员参加比赛的组织形式多样,但主要形式是俱乐部组织的。   ⑷网球俱乐部会员对于人际交流和保持良好的关系有较好的认知。网球俱乐部会员通过参加俱乐部认识的朋友以5-10人为最多,关系较好的朋友以3-4人最多。交往程度弱关系相对占优。业余联合的网球俱乐部有较大的凝聚力。而收费培训性质的网球俱乐部相对较差。   ⑸郑州市网球俱乐部会员的社会资本整体特征是网络规模为21.6,网络密度为0.38,网络资源为69.2。性别特征是女性网球俱乐部会员个人网络规模较小,网络密度较大。年龄特征是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源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网络密度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小。   ⑹郑州市网球俱乐部会员不同入会时间在社会资本上显示出的一些差异。入会2年以上时间是个人网络规模增长拐点,在网络密度上没有显现出太大的差别,网络资源方面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经常参加比赛对网球俱乐部会员社会资本的增长有很大的作用,从社会网络规模来看增幅较大,网络密度来看所占比重增大,这说明其通过网球运动认识的朋友增多,网络资源也有较大增长。能经常参加比赛是网球俱乐部会员个人社会资本增长的拐点。   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俱乐部的几条建议:①网球俱乐部会员应注重同会员之间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培养,更应注重“社会资本意识”的培养,注重自身“社会资本”的积累;②网球俱乐部应注重满足会员的各种需求,俱乐部在活动时间的安排、活动形式的设计要尽可能的考虑到大多数会员的实际情况;③网球俱乐部应为会员提供各种交往的机会,除了正常的训练、比赛外,可以考虑增加比赛的趣味性,如对抗赛、擂台赛等。一些非业务类的活动也应该多搞一些,如文艺活动、庆生会、知识竞赛等。
其他文献
医专学校由于特殊的办学模式,以及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等原因,导致它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之所以把应用于护理领域的整体护理模式借鉴过来,主要是由于它有适
历史主题活动课(以下简称活动课)是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课型,它充分体现了课改的理念。《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指出,“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