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的研究表明,工作场所事故和伤害的发生率很高。因此,人们投入了大量精力来评估此类事故的不同前因。然而,虽然一些研究认为工作压力源是一个可能的预测因素,但工作压力源是职业安全的一个重要前因的结果仍然没有定论。采矿业的情况更糟,那里没有一个评估工作压力源的量表。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影响矿工安全绩效的特定矿工工作压力源,并以此为依据建立矿工压力前因的量表。这项研究的另一个目的是依靠矿工压力前因量表来检验压力前因(工作方面的内在因素、角色需求、工作关系、组织风格、职业发展和家庭-工作冲突)对安全绩效(安全合规性和安全参与)的影响,以职业压力(生理和心理压力症状)为中介。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安全控制点对压力六个前因与安全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此外,本研究还试图调查个体韧性在多大程度上调节职业压力(生理和心理压力症状)与安全绩效(安全合规性和安全参与)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安全调整应力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安全调整应力的概念框架及其联系。这项研究包括两个主要部分。研究的第一部分涉及使用混合方法(定性和定量方法)开发矿工压力前因的量表。研究人员采用了三个不同的步骤来组织研究的第一部分。我们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来组织研究第一部分的第一步。在这里,我们采用了有目的的和滚雪球技术采访了33名矿工,并定性地解释了他们的回答。本研究在第一部分的第2步和第3步中采用了定量研究方法。第1部分的第2步涉及将访谈项目(特定工作压力源)转换为问卷项目,并依赖这些项目从191名矿工那里收集有效的回答。矿工压力前因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研究还表明,工作方面的内在因素(JA)、角色需求(RO)、工作关系(RW)、组织风格(OST)、职业发展(CD)和家庭-工作冲突(FW)等变量与安全合规性和安全参与呈显著负相关。第1部分的第3步涉及用不同的样本复制第1部分的第2步以进行验证,从矿工那里收集了214份有效回复。矿工压力前因量表的变量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和收敛有效性。我们进一步证明了JA、RO、RW、OST、CD和FW等变量与安全绩效和工作满意度显著负相关,但与工作场所事故正相关。在研究的第二部分,我们测试了一个因果模型。研究内容包括JA、RO、RW、OST、CD和FW、身体压力、心理压力、安全控制点和个体弹性对安全合规性和安全参与的影响。研究人员收集了612份来自矿工的有效回复,这些矿工不是第一部分研究的一部分。本研究采用了一种方便且有目的的抽样技术来收集数据。我们利用多次和多源收集数据。采用SPSS26软件和AMOS 26软件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所有研究变量均达到了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和收敛效度。此外,还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1、2、3和4进行了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法多元回归分析对假设5和假设6进行检验。假设1的结果代表了目标2的实证结果,结果表明,工作方面的内在因素(JA)、角色需求(RO)、工作关系(RW)、组织风格(OST)、职业发展(CD)以及家庭-工作冲突对安全合规性和安全参与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假设2的结果代表了目标3的实证结果,结果表明,JA、RO、RW、OST、CD和FW对生理压力症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JA、RO、OST、CD和FW对心理压力症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令人惊讶的是,RW对心理压力没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假设3的结果代表了目标4的实证结果,结果表明,生理和心理压力症状对安全合规性和安全参与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假设4的结果代表了目标5的实证结果,结果表明,身体压力症状显著地中介了工作压力源如JA、RO、RW、CD和FW与安全合规性之间的关系。此外,身体压力症状显著地中介了工作压力源,如JA,RO,CD,FW和安全参与的关系。不幸的是,身体压力症状不能中介OST与安全合规性和安全参与的关系以及RW与安全参与的关系。此外,假设4的结果显示,心理压力症状显著地中介了工作压力源如JA、OST、CD、FW与安全合规性之间的关系,以及JA、RO、OST、CD、FW与安全参与之间的关系。不幸的是,心理压力症状并不能中介工作压力源如RO和RW与安全合规性之间的关系。同时,心理压力症状也不能中介RW与安全参与的关系。假设5的结果代表了目标6的实证结果,结果表明,安全控制点(SLOC)显著地调节了JA、RO、CD和FW与安全合规性的关系。SLOC进一步显著调节了JA、RO、RW、OST、CD和安全参与之间的关系。令人惊讶的是,SLOC无法调节RW和OST与安全合规性之间的关系,也不能显著调节FW与安全参与的关系。最后,假设6的结果代表了目标7的实证结果,结果表明,个体弹性(IR)显著地调节了身体压力症状与安全合规性之间的关系,但不能调节身体压力症状和安全参与的关系。此外,IR显著地调节了心理压力症状与安全合规性和安全参与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启示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开发和验证矿工压力前因的量表,对理论研究做出了显著贡献,这在现有文献中非常少见。此外,本研究还通过证明工作方面的内在因素、角色需求、工作关系、组织风格、职业发展、家庭-工作冲突、安全控制点、个体弹性、身体压力、心理压力、安全合规性和安全参与等变量在一个模型中的相关性,扩展了有关调整压力理论(AST)的研究。作为一种管理启示,该研究建议采矿管理者,通过制定压力源识别和压力评估(SISA)计划,以掌握和减轻矿山中每种可能的工作压力源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安全绩效和对安全绩效前因的认识。此外,还建议管理层在招聘过程中注意安全控制点和个体弹性等人格特质,因为这些特质有助于识别能够适应和调整挑战并提高安全绩效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