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风貌街道的主要价值在于其拥有独特的地域风貌特征、隐含着城市的历史文脉。但由于经济的发展导致城市的过度更新,致使许多地方的传统风貌街道风貌被破坏、文脉被中断,人们找不到之前的那种归属感和认同感。再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触发精神上的寻根。人们在不经意间体现出较为强烈的怀旧的情结——对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渴求,怀旧上升为一种群体性的文化现象。所以,传统风貌街道的更新如何满足人们的怀旧情结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时代性话题。怀旧在许多领域里都存在,在文化层面主要表现为一种“寻根”的情结和审美意象。当它与建筑学融合的时候,表现为对历史文脉的保留、修复和延续。本文在针对传统风貌街道建筑界面的研究中,如何满足人们的怀旧情结、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成为研究重点,如何从街道整体、建筑界面、界面细部三个层次去发掘、定位、保留、修复和延续文脉(建筑界面的保留是前提,修复和新建是延续和补充)成为亮点。本文结合大量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以期对传统风貌街道建筑界面的更新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2章):本部分的任务是提出问题。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城市文脉的割裂引发怀旧情结,传统风貌街道亟需得到有效更新。然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创新点,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框架。最后分别提出并且阐释了“传统风貌街道建筑界面”、“怀旧”和“基于怀旧的更新”等概念。第二部分(第3、4章):本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分析问题。对传统风貌街道建筑界面的功能、特征、问题进行了认知,然后对建筑界面面临的和更新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从怀旧角度出发,对建筑界面的体验方式和更新途径进行了解析。第三部分(第5、6章):此部分的主要任务是解决问题,首先提出合适的设计原则,然后从整体、界面和细部三个层次提出了基于怀旧的更新策略,并做了重点论述。最后通过实例验证“如何通过基于怀旧的更新发掘、保留、延续历史文脉,获得场所感”。第四部分(第7章):此部分是结语。首先对基于怀旧的更新的积极意义和负面影响分别做了分析,然后进行了全文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