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i-miR-142上调FMRP降低海马区促炎因子和细胞凋亡改善PTSD大鼠行为学异常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ard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抑制微小RNA(Micro RNAs,miRNA)-142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异常的可能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采用单程长时应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SPS)的方法制备PTSD模型大鼠,并通过侧脑室注射慢病毒介导的miR-142-5p抑制剂(Anti-miR-142)。(2)采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抑郁样行为、焦虑样行为和记忆功能。(3)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FMRP、PSD95和Synapsin I、IL-1β、IL-10、TNFα和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水平。(4)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中IL-1β、IL-10和IL-6的水平。(5)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的凋亡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bax、bcl-2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6)原代培养大鼠小胶质细胞,应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LPS)刺激小胶质细胞,收集条件培养液(LPS-treated conditioned medium,L-CM)培养神经元,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神经元树突棘形态变化。(7)应用神经生长因子诱导PC12细胞成神经元样细胞,并转染miR-142质粒,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FMRP蛋白表达水平;转染FMR1质粒,通过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8)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检测miR-142和FMRP mRNA的结合能力。结果:(1)anti-miR-142显著减轻PTSD大鼠的抑郁样行为、焦虑样行为及记忆损伤。(2)PTSD模型大鼠海马区PSD95和Synapsin I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ontrol组,anti-miR-142能显著提高此两种蛋白的表达。(3)PTSD模型大鼠海马区miR-142的水平上调,并且神经元凋亡水平显著高于Control组,侧脑室注射anti-miR-142能显著逆转此现象。(4)PTSD模型大鼠海马区Iba-1、NF-κB p65、IL-1β、IL-6、TNF-α的水平显著高于Control组,anti-miR-142能逆转此现象。(5)L-CM组神经元树突棘总数及成熟树突棘比例显著低于CM组,anti-miR-142能逆转此种现象。(6)PTSD组大鼠海马区及L-CM组神经元样细胞中FMRP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但细胞核中NF--κB p65水平均显著升高,anti-miR-142能逆转此两种现象。(7)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结果显示FMRP mRNA与miR-142存在靶向结合位点。结论:Anti-miR-142可以显著改善PTSD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焦虑样行为及记忆异常,此作用可能通过上调海马区FMRP表达、降低促炎因子水平及抑制细胞凋亡实现。
其他文献
目的: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T)广泛应用在胃肠道肿瘤中,这使得其有效性评估至关重要。病理学上,TNM系统仍有局限性,因其评价只基于残余肿瘤的位置,而不考虑残余肿瘤的量。肿瘤退缩分级(tumor regression grade,TRG)是定量描述残余肿瘤的方法,可以与TNM系统相互补充。然而,TRG的评价标准繁多,仍没有达成共识,且尚不明确不同标准预测价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晚期肠癌中血清胆碱酯酶与两周期含氟尿嘧啶类为基础化疗后疗效的关系。评估一线化疗前后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及变化和其他生化指标可否作为晚期结直肠癌预后的预测指标。为临床医生判断疾病的进展及患者预后提供新的证据。方法:本回顾性研究193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资料,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分析化疗前后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与其临床基本特征、化疗疗效的相关性,以及血清胆碱酯酶及其他临床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结直肠腺癌中Ki67的表达及Kras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辽宁省肿瘤医院消化内二科2014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影像学及肠镜病理明确诊断为原发结直肠癌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或晚期病灶姑息切除术,术前没有进行辅助性放化疗。收集纳入病例的资料(性别、年龄、Ki67增殖指数、原发肿瘤位置、转移部位、肿瘤组织学
目的:基于临床指标和病理学指标对局部巨块型宫颈癌患者进行生存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为局部巨块型宫颈癌患者提供个体化的预后预测,帮助临床医生精确评估患者情况及确定诊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连续收治的病理确诊为原发性宫颈癌的局部巨块型患者409例,通过随访获得患者的生存信息,及查阅病例资料详细记录患者临床指标和病理学指标。临床指标包括:患
目的: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认知功能下降和痴呆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良好的建成环境是支持积极健康老龄化的基本要素,建成环境可能通过改变健康行为刺激认知活动,对认知健康产生潜在影响。道路网密度是建成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道路网不断扩张。虽然密集的道路网可能通过促进体力活动对认知健康产生有益影响,但也会增加环境空气污染,而环境空气
目的:观察安罗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三线及以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CS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应用安罗替尼或安罗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资料。应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比较组间生存率;Cox回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在老年和老年前期多发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起病隐匿,主要体现在一定程度的精神症状及行为障碍,随着其病情进行性加重,患者的认知功能减退,逐渐丧失自理能力。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学说在AD发生发展过程中较为公认,即脑内Aβ生成与清除过程失调引起的脑内Aβ异常聚积导致AD发生。脑内AD特征性病理改变的
目的:高危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常用的治疗方案分为两类,为以5-氟尿嘧啶(5-FU)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5-FU、更生霉素(KSM)或联合长春新碱(VCR)]和EMA/CO[依托泊苷(VP16)、甲氨蝶呤(MTX)、KSM、环磷酰胺(CTX)和VCR]方案。本研究探讨二者作为初始化疗方案治疗高危GTN的疗效并对预后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收集2002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初治且化疗方案
目的:作为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显影这一种新的诊疗方式,本文通过对于影响前哨淋巴结显影的因素如显影剂种类、注射位置、肿瘤分型等进行meta分析其对于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检出率的影响,来评估这一方式的可行性及未来前景。研究方法:从国内外各个高质量文献数据库如: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国外的Pubmed数据库及Medline数据库,检索妇科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显影及活检的文献900余篇,对纳入文献的引用
目的:探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postmastectomy radiotherapy,PMRT)对接受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患者局部区域复发率(locoregional recurrence rate,LRR)及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5年于本中心治疗的544例临床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