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青少年,一方面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方呵护;另一方面,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带来更多层面的挑战,使学生普遍面临着升学的压力。面对这样的环境,部分初中生能自我调整健康成长,但部分初中生因为学习成绩相对较差,不被家长、学校和社会所认可,缺乏必要的关注和关爱,他们就是学困生群体。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域,学校的教育环境对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具有积极作用,学校社会工作因为其专业价值理念,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服务方法,针对性地培养和提升青少年的抗逆力水平。本研究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出发,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运城市Y中学的初中学困生为研究对象,用优势视角理论作为指导,从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层面分析和探究存在于学困生个体的保护性因素和风险性因素,发掘学困生的内在优势。在具体实务操作中,运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小组工作方法进行介入,从明确自我认识、学会目标制定、发现优势资源、学会情绪管理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开展小组活动,挖掘学困生的内在潜能,构建外部支持环境,从而激发和培养其抗逆力。最后通过对小组活动的有效性和不足性进行评估分析,看到小组活动在总体上达到培养初中学困生抗逆力目标的成效,并针对学困生抗逆力培养从提升自身优势、构建和谐家庭、培养校园抗逆力文化、建立专业社工介入四方面提出建议,帮助学困生建构抗逆力,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