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社会责任纳入公司战略,并使其成为实现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和与政府等利益相关者沟通的桥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已经从一种慈善方式演变为一种战略商业需求,一方面,企业可能基于自主性行为投资社会责任活动获取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企业可能被动呼应承担社会责任,这不仅是因为迎合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公布社会责任报告的要求,还因为管理者在做出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决策时会参照其他企业,为了维护“面子”而投资于社会责任,选择跟随同伴企业的社会责任投资行为以缩小合法性差距,规避风险。如果企业响应了同伴企业的社会责任活动,这种响应行为对企业价值有何影响?一系列社会事件的发生表明很多企业存在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事实,法律不能强制要求企业必须“做好事”、“做善事”,必须寻求有效的方式引导和激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基于以上分析,检验企业社会责任同伴效应的存在性,寻求社会责任同伴效应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很有必要。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经济后果及同伴效应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并阐述企业社会责任和同伴效应等相关概念和理论;其次,分析同伴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相应假设,构建实证模型论证企业社会责任同伴效应的存在性,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同伴效应的影响因素;此外,以托宾Q值衡量企业价值,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同伴效应的经济后果。最后,通过分组回归进一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同伴效应的行业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并进一步分析行业同伴和地区同伴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是否存在替代作用或是互补作用。本文选取2009-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受同伴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同伴效应现象。(2)行业竞争程度、产权性质对社会责任同伴效应有重要影响。行业竞争程度越低,同行社会责任行为对个体社会责任的影响越显著;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同伴效应更为明显。(3)社会责任同伴行为明显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且当期的价值效应最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责任的同伴效应具有行业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社会责任敏感性行业和东部地区的企业社会责任同伴效应更为显著;行业同伴和地区同伴在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上具有显著的替代关系。本文拓展了企业社会责任决策的研究视角,深化了企业对承担社会责任带来的价值效应的理解,为监管部门引导个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创新在于:(1)基于同伴效应视角,从行业和地区两个维度探索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机,检验同伴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对个体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外生性影响,进一步拓展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视角及内容。(2)在检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行为存在明显的同伴效应的基础上,解释了社会责任活动为何在行业或地区内聚集,而且进一步检验了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丰富了企业行为决策同伴效应方面的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