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微文化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来源 :武汉轻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unming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将我们带入一个崭新的微文化时代,微文化成为当下社会流行文化的一张名片,具有传播主体个性化、内容多元化、形式碎片化等特点。它的传播载体包括微博、微信、微课堂、微电影、微公益等,这些新兴的文化形态和传播方式正在快速而深刻地影响着大学校园,这必然会对高校文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指出,需坚定不移走文化强国战略,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重视创新创造,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指引作用,促进新时期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作为高校,务必贯彻十九大关于“文化自信、文化创新”的发展理念,在建设大学校园微文化时,要把握主流文化方向,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微文化的促进作用,扩大微文化在大学校园环境下的积极影响,克服其消极影响,从而促进大学校园微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微文化和大学校园微文化的相关概念做了比较分析,并阐述了微文化的价值基础和大学校园微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掌握了当前高校师生对微文化的认知、微文化载体的使用情况、微文化的评价与期望。分析了当前大学校园微文化的发展所处的困境,运用系统分析法对建设大学校园微文化的具体对策进行了探究。本文除了绪论和结语外,主要通过四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是大学校园微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究。着重对微文化的概念、微文化与大学校园微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并在分析微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对它的价值基础予以总结,最后,强调了大学校园微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是大学校园微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通过发放、回收、分析调查问卷,了解并掌握当前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对微文化的认知和使用情况,以查明校园微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三部分是大学校园微文化建设的困境。本章分析了微文化自身悖论以及微文化渗入大学校园后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在微文化的自身悖论中本章从“思维的碎化与价值的聚合、现实的孤独与虚拟的温暖、扩大的自由与必要的约束”三个方面揭示了微文化渗入大学校园可能产生的对立与冲突,又依据第二部分的问卷调查从四个主要方向对目前存在的风险做出了判断。第四部分是改进大学校园微文化建设的对策。针对当前大学校园微文化建设中存在风险,提出改进校园微文化建设的若干对策建议: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引领微文化发展方向;建立健全管理、监测制度体系对微文化发展进行有效监管;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打造微文化品牌以优化校园微环境;提高微文化载体运用能力以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其他文献
基于打赢信息化联合作战的需要,对战区任务部队防空兵指挥军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尤其是如何快速提升防空兵指挥军官的战略素养是目前防空兵指挥人才培养急需解决的
妄想是精神分裂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对于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的神经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妄想作为一种思维的内容的障碍,和神经活动及认知改变有着联系,可能是由于脑
民族化与中国性问题是中国文艺创作长期以来的重要论题,也是当下建构“中国电影学派”的核心议题之一.作为当代中国电影音乐的代表性创作者,赵季平与谭盾的电影音乐实践在民
旨在评价植物乳杆菌H18对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基因毒性的抑制作用。利用SOS显色反应对指示菌E.coli PQ37进行验证,确定其产生β-半乳糖苷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性能;通过测
用健康昆明种小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同时用不同剂量的大头金蝇Chrysomyia megacephala(Fabricius)幼虫油脂灌胃5周,摘除眼球取血,用试剂盒检测血脂值,光学显微镜观察小鼠肝脏
木质纤维素,因其具有可再生性、价格低廉以及来源广泛等诸多优点,被认为是燃料乙醇生产的最佳原料。然而,所有的发酵微生物均不能直接有效地发酵木质纤维素生成乙醇,必须在发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非布司他对慢性肾脏病4期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慢性肾脏病4期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布司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相关护理经验,用于指导日常的临床护理工作。方法根据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其进行心理护理、药物治疗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
本文对系统性教学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进行研究,介绍了评价的方法和特点,对如何进行系统性教学评价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本文根据系统性教学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