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尔喀什黑伞(Agaricus balchaschensis)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伞菌亚纲,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在野外生长于新疆退化芦苇滩,子实体多埋于沙土中,个大,肉厚,味浓,营养丰富。本文首先对从新疆焉耆博斯湖采集到的一株野生菇进行传统分类,然后通过组织分离获得该菌株菌种,经ITS-PCR扩增后测序,与GeneBank的序列进行比对,从分子水平进行分析,确认该野生菇为巴尔喀什黑伞。然后从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栽培特性方面对野生巴尔喀什黑伞进行系统研究,初步掌握了巴尔喀什黑伞的人工栽培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类鉴定结果通过对采集的野生菇进行传统分类和分子水平分析,其结果认为该菌为巴尔喀什黑伞(Agaricus balchaschensis),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伞菌亚纲,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2生物学特性研究该巴尔喀什黑伞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5℃-30℃,培养基适宜酸碱度为4.5-7.5,最适酸碱度为6.0-7.0,黑暗或弱散射光(300 Lux以下)条件下培养菌丝均能正常生长,黑暗培养菌丝较粗壮、浓密、整齐,弱散射光培养菌丝生长较快,但菌丝较纤细;菌丝在葡萄糖为碳源和以蛋白胨为氮源添加一定量硫酸镁和肌醇的琼脂培养基中生长最好,其配方为配方:葡萄糖20 g、蛋白胨1.5 g、硫酸镁2 g、肌醇0.5 g、琼脂20 g、水1000 m1、pH6.5;菌丝在栽培基质中生长适宜含水量为60%-70%,最适含水量为60%-65%。3栽培试验本试验采用熟料栽培模式,且栽培料经过15天以上发酵预处理,获得较理想栽培效果,栽培基质以棉籽壳或草炭土为栽培主料,添加20%麸皮、1%石膏、1%过磷酸钙、和1%红糖,基质含水量在62%左右;菌丝培养时,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5℃左右,空间湿度70%-75%;出菇阶段,出菇环境温度控制在18℃左右,空间湿度90%-95%,保持空气新鲜;不覆土或覆土均可出菇,单产差异不明显,但覆土出菇子实体个体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