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藤仓镰孢菌(Fusarium fujikuroi)和尖镰孢菌甜瓜专化型(F oxysporum f.sp.melonis)是分别引起水稻恶苗病和甜瓜枯萎病的主要病原菌。氰烯菌酯是一种新型的杀菌剂,化学结构新颖,作用机制独特,对大多数镰孢菌具有优异的抑菌活性,与现有的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可用于防治水稻恶苗病、瓜类枯萎病以及治理镰孢菌对多菌灵、咪鲜胺的抗药性问题。该药剂即将用于防治上述两种病害。但是,藤仓镰孢菌和尖镰孢菌甜瓜专化型对氰烯菌酯的抗药性风险评估缺乏!为此,本论文进行了该方面的研究。具体结果如下:(1)藤仓镰孢菌对氰烯菌酯存在高水平的抗药性风险在离体条件下,本研究成功获得了 12株药剂驯化的高抗突变体;转接菌碟的抗药性突变频率高达12.9%,这远超过其他作用机制杀菌剂;所获得的突变体致病力和菌丝生长显著降低,但是,产分生孢子能力显著提高;藤仓镰孢菌myosin5点突变可能导致其对该药剂的抗药性;高抗突变体myosin5存在两种基因型,(1)第326位密码子发生点突变,从AGG(精氰酸)→AG(?)(丝氨酸);(2)两个密码子同时发生点突变,第326位密码子AGG(精氨酸)→AG(?)(丝氨酸)+第435位密码子GTC(缬氨酸)→(?)TC(苯丙氨酸)。因此,建议在使用氰烯菌酯进行种子处理时,必须考虑用药频次和水平,建立一个科学用药方法,减低或者延缓田间抗药性的产生,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2)尖镰孢菌甜瓜专化型对氰烯菌酯存在高水平的抗药性风险 在离体条件下,共获得了尖镰孢菌甜瓜专化型18株药剂驯化的高抗突变体;所获得的高抗突变体对番茄果实致病力、菌丝生长和产分生孢子能力显著提高;myosin 5基因第175位密码子从TCA(丝氨酸)→TTA(亮氨酸),这可能导致其对该药剂的抗药性;转接菌碟的抗药性突变频率高达17.6%,这远超过该病原菌其他作用机制的杀菌剂的抗性突变频率。因此,建议在使用氰烯菌酯进行苗床消毒和灌根等处理时,必须考虑用药频次和水平,建立一个科学用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