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履带式甘蔗收割机底盘性能分析与试验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23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甘蔗生产大国,甘蔗收获主要靠人工砍收,机收率不到2%,造成甘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甘蔗主产地有广西云南等地区,蔗田以丘陵山地为主。设计一种能够适应丘陵山区的甘蔗收割机具有实践意义。作者所在团队新设计了一款三角履带式甘蔗收割机。该机型底盘是由前三角履带轮和后平履带轮构成的4履带行走系统,后履带偏摆转向。本文理论分析了该机型的结构参数,建立了该机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在软件中模拟了该机在不同的参数下的姿态变化,同时也进行了对比,来衡量车辆的稳定性、平顺性和动力性;对样机分别进行了平地行驶、坡面行驶和越障行驶等3项试验验证。本文研究成果可以为改进该机型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行驶性能参数分析研究。主要分析了三角履带式甘蔗收割机的纵向坡度稳定性和跨越障碍性能等行驶性能参数。(2)进行了三角履带式甘蔗收割机虚拟样机建模。采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nginee和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 Dyn对甘蔗收割机进行设计建模。在多体动力学软件界面中完成甘蔗收割机的三角履带行走装置和液压转向系统,Pro/Enginee建立其余机体部分,最后完成三角履带式甘蔗收割机整机动力学模型建模。在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 Dyn将仿真的地形模型也同时建立。(3)平地硬路面行驶仿真与试验。在平地硬路面下,测得整车选用高速档能够达到的速度约为2 km/h,选用低速档时的速度约为1.5 km/h。车辆水平路面直线行驶时,空载车辆能够平稳行驶且在不同加速度状态下均未出现严重的滑动和侧倾现象。满载车辆对于整机的平顺性比空载的时候好,但车辆动力需求较高。满负载下,车辆履带的滑动增多,在兼顾平顺性和效率的情况下,甘蔗收割机满载时应选择低速档行驶。(4)坡道路面行驶仿真与试验。收割机在选取的坡度为9°的纵向坡度时能够翻越且车辆有充足的动力前行,高低两档速度保持在0.5 m/s和0.385 m/s。在纵向上坡的状态下,空载时车辆动力性好但是车辆振动大。振动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集蔗箱部分。满载时,车辆更加平稳,横摆角的变化幅度没有超出车辆的承受范围。车辆在横向8°的坡道路面行驶,整体平稳。实际的测试中,其他外界的因素的变化会加剧车辆在横坡的稳定性,增大倾翻的可能性。(5)越障能力仿真与试验。车辆能够跨越高为30 cm固体障碍,与仿真数据相比,实际测得俯仰角、横摆角和翻滚角的幅值变化都比较大,车辆俯仰角波动幅值超过5°,甘蔗收割机的俯仰现象明显;翻滚角变化的幅值达到3°,车辆通过障碍时,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导致车辆的俯仰角变化。跨越宽为50 cm,深度18 cm壕沟时,安全通过壕沟。车辆的翻滚角变化明显,幅值最大相差2°,说明此时车辆的左右两边履带的颠簸较为严重。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大量有害重金属物质通过大气沉降和污水灌溉等方式进入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因具有毒性、不易被微生物降解等特点,容易通过食物链在动植物和人体内累积,对农作物安全、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此,寻求一种快速、无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方法对土壤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遥感技术特别是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实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大尺度的、快速监测提供了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城市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如何高效合理利用城市建成区建设用地成为了学者和管理者关注的焦点。城市规划作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建立开发约束与发展目标的手段,需要在调查城市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描绘未来城市发展的蓝图。而在当今大城市从以用地扩张为主的“增量规划”模式向以结构优化为主的“存量规划”模式转变的背景下,城市更新成为了促成城市建成区内用地方式提升,空间布局优化,土地资源
城市社区公共园林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与组成部分,也是发展社会经济和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的经济化发展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生活的公共空间的园林景观,也越来越重要。如何在社区公共园林升级改造中获得良好社区园林景观效果,至关重要。本文根据国内外社区公共园林改造相关理论研究总结,以及对相关案例深圳市福田区水围村改造、深圳市南山大冲改造、深圳
学位
学位
本文以基塘特有的生态模式为特色,结合旅游业发展趋势,提出将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用地作为农家乐类小型旅游用地进行开发,既能解决基塘荒废污染的问题,又能给基塘所有人带来旅游收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基塘的旅游业开发不同于其他大型旅游用地的开发,大部分属于基塘主的自主开发并获得个人盈利,所以在开发过程中,人群占主导地位,但是传统的旅游用地选址研究中缺乏人群空间分布特征,故本文以借助导航类网络数据平台获取的大众
制革造成的农田土壤污染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一典型制革企业周边农田8种重金属(Pb、Cd、Cr、Hg、Ni、Hg、Cu、Zn)的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另外,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地统计分析等手段确定主要关注污染物的分布特征与来源。结果发现,研究区域土壤处于中等生态风险水平,内梅罗指数最大值为10.97,属于严重污染。各金属元素生态风险大小顺
酸性土壤(通常p H<6.5)约占全世界耕地面积的40%,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酸沉降不断增加,土壤酸化现象日益严重。酸性土壤肥力低下,磷素匮乏,严重限制作物生长,造成减产减收。传统的酸性土壤改良剂,如石灰、粉煤灰等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生物炭因其较高的p H、发达的孔隙结构和良好的吸附性能,在酸性土壤改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水稻作物残体由于具有量大、来源丰富、硅含量高的特点,是制备生物炭的理
学位
作为世界大国,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物资仓储量、吞吐量越来越大,在全球智能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国家发展战略规划,这一切为智能车辆的研究营造了很好的环境,也正是促进仓储管理智能化、高效化的最好契机。然而,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安全问题,安全作为生产与发展的首要保障,在智能车辆的应用过程中尤应注意,本文围绕仓储智能叉车的防撞系统进行研究,以障碍物检测和避障路径规划两大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