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和遥感(RS)在滇西北三江并流区地貌环境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h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江并流区地貌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大,高山峡谷地貌相间排列,南北伸展,高山之间奔流着三条大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气势宏伟,形成了瑰丽壮观的世界自然的遗产三江并流地带。该区地貌类型齐全,层状地貌尤其发育,地貌发育过程复杂,地质环境特殊,在国内外均是比较特殊的一块区域。三江并流地带的地貌演化与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有关,而且与东南亚地貌演化关系也较为密切。本项目研究旨在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借助地形图、地质图、遥感图像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多种技术手段,对本区的地貌有一个更为全面地认识。 本文通过收集各种资料,运用地貌学、地质学等学科知识和经验,利用GIS和RS手段对三江并流区的地貌和环境演化进行研究,分析了三江并流的主要地貌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在三江并流区存在着如夷平面、河流阶地、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高山丹霞地貌等多种地貌类型,这些地貌类型的产生是千百年来内外力作用的结果;三江并流区的地质状况非常复杂,文章分析了三江并流区的地层基础和地质构造。在前两项工作的基础上,得出了三江并流区地貌和环境演化的过程:挤压对冲,盆地反转→剥蚀夷平,准平原化→强烈抬升,高原形成→差异隆升,裂解成山,在此过程中阐述了演化的缘由。利用RS的TM图像进行水系、地貌、地质信息的提取。利用GIS手段和方法制作三江并流区的各种专题图,从三江并流区相关专题图进一步分析宏观地貌,取得了较好的地貌解译效果,实现了地貌解译的多种手段化。 最后在各种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三江并流区的地貌和环境演化的趋势以及GIS和RS在此当中的进一步应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其他文献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循环和水环境变化是当前水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导致的流域下垫面与河网水系变化也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近几十年来,国
整合是指针对某一活动而在特定空间产生的一种理想状态。在这一理想状态下,该活动与特定空间内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环境相融合,协调统一,形成一个整体,并对整体的活动起到良性
该文以航空多光谱数字相机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在蝗灾监测方面的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完成了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1、采用了不同结构数字相机组合的系统总体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