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标和商号,对于大多数未曾接触过相关知识和相关法律的人来说,是极其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商标从现代意义上讲,是直接区别商品来源和质量的标志,它承载着商品生产者的商业信誉及其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承诺。商号则直接用来区别商品的生产者,它也反映着商品生产者的信誉及其产品服务的独到之处。由于二者对于商品生产者甚至消费者意义重大,自商标、商号诞生以来,各国法律均在不断完善相关立法,对二者进行保护。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商标和商号承载着巨大的商业价值,而二者在功能和作用上又有诸多相似之处,常有不法竞争者利用二者界限不清,相关法律规定不甚完善的现状,对商标权或者商号权进行侵权。因此,如何准确的定义商标权、商号权,二者的认定标准、保护范围和权利边界又该如何,尤其是当二者发生冲突矛盾时应当如何协调和解决,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章,本文从商标和商号的概念写起,首先列举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概念表述。然后较为详细的阐述了商标、商号的起源和相应的法律保护历程,之后分析了商标权与商号权之间的关系。随后,针对当前我国并没有对商号权予以明确规定,而对商标权却已建立起系统全面的保护制度的局面,对我国商标权与商号权的法律保护现状进行了对比,最后叙述了商标权与商号权冲突的概念和认定条件。第二章,以理论假设的方式讨论了商标权与商号权发生冲突的类型,并列举了二者冲突在实践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接着对二者冲突发生的原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分析。第三章,阐述了国际公约、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对于商标权与商号权之间的冲突是如何定性的,以及与之立场相适应的当前立法。之后分析了国外相关立法对于我国解决二者冲突时可以借鉴的一些做法,为本文构建二者冲突解决机制提供了思考方向。第四章,综合上述的分析和比较,结合我国商标权、商号权冲突的实践情况,主张在遵循某些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关于商标权和商号权冲突解决的立法建议、司法建议以及其他一些可能的解决途径。此章为本文进行上述论述的现实意义所在,是文章的落脚点,本文会做重点论述。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繁荣,我国各个行业都呈现出全面迅猛发展之势,商事主体之间的角逐日趋激烈。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关于商标权与商号权的冲突事件层出不穷,但关于二者冲突的解决途径却乏善可陈,缺乏理论支撑并且不成体系。本文将结合商标权与商号权冲突发生的原因、对他国相关立法经验的研究以及我国当前的经济实践,提出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冲突解决途径和立法司法建议,为相关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