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而企业研发活动是科技创新的必经过程,研发支出的金额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我国也明确地将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写进“十二五”规划中。许多国家为了加强竞争优势,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格外重视,不仅提供了直接的研发补助,也有许多税收方面的优惠,希望通过政策引导矫正研发的市场失灵,增加企业技术研发的机会,促进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活动,从而达到积累社会知识存量,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效果。政府将研发补助和税收优惠作为引导企业研发活动的最主要的两种政策方式。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国内外的研究有很多,研究结果也比较一致,为促进作用。但是研发补助对研发支出的影响,虽主要结论为促进,但是研究结果尚未达成共识。这种不一致,意味着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诱导效果,还亟待探讨。因此,本文从实证的角度来探讨政府的不同补助方式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政府以各类补助方式来引导企业进行创新活动,是否能够真正增加企业的研发支出?研发补助是否比税收优惠和其他一般性补助更能有效的激励企业研发支出?本文的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并阐述了此研究的意义;其次介绍了与政府补助和研发支出相关的概念;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并列示出研究的框架。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基于以往学者对于政府引导企业研发支出的相关研究的思路,本文从三个层次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1.政府公共科技支出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研究,2.政府研发补助对企业研发支出影响的研究,3.政府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研究。本文也是根据对以往多位学者研究视角的归纳和总结,将政府补助分类为政府研发补助、政府税收优惠和一般性补助。根据文献回顾可以看出,以往对于这三类问题的研究,结果既包含政府对企业研发支出的正向诱导作用,也包含政府对企业研发支出负向的影响,研究结果并未达到统一,因此就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支出影响问题的研究仍具有很强的研究意义。第三部分为政府对企业进行补助的相关理论的分析和政策背景介绍。首先介绍了与政府对企业研发进行补助的相关理论,并对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政府有必要介入企业的研发活动,政府对企业研发活动的补助,有助于激励企业研发支出,从而提升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其次介绍了我国现有的政府激励企业研发活动的各类研发补助,以及与企业研发和科技创新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种种激励政策均显示出我国政府对于企业研发活动、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视。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研究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支出的作用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四部分就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支出影响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设计。首先,在总结了以前学者的研究以及理论分析和政策背景介绍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1.政府研发补助,无论是否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对企业研发支出均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2.政府为企业提供的税收优惠,无论是否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对企业研发支出均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3.政府的一般性补助,无论是否加入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对企业研发支出均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4.政府研发补助,由于是政府针对企业研发和科技创新的专项补助,因此无论在单一类型补助方式或是三种补助方式并存的情况下,其对研发支出的诱导作用均最强。其次,在理论分析和政策背景介绍的基础上,以2008-2012年5年间所有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不平衡面板数据’的数据结构,以研发支出为被解释变量来衡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情况、以政府不同类型的补助为解释变量、以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行业等变量为控制变量,将政府补助分为研发补助、税收优惠和一般性政府补助三类,构建了单变量模型和多变量模型,用来检验不同类型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最后,利用收集到的数据,对企业研发支出与政府补助进行了分类的描述性统计。与研发支出的相关描述性统计显示:企业对研发支出的披露比例逐年增加;研发支出的金额也呈逐年递增趋势;实际控制人为国有的企业研发支出水平高于实际控制人非国有的企业;信息技术业研发支出水平最高,制造业研发支出水平也较高。与政府补助相关的描述性统计显示: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公司补助范围广泛,补助力度较大且逐年增强;政府对实际控制人为国有的企业补助力度高于实际控制人非国有的企业。第五部分是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支出影响的实证检验部分。首先,利用膨胀因子法检验了各模型是否存在较严重的多重共线性,结果显示所有模型均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其次,利用stata软件对全样本进行了单变量和多变量模型的回归分析,而后为了检验全样本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又单独提取信息技术行业样本进行了单变量和多变量模型的回归分析,对比结果支持全样本回归结果具有稳健性。经过回归结果的对比和分析,最后得出实证结论如下:1.单一类型的政府补助,无论是否加入了控制变量,其各自均对企业研发支出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2.当三种类型政府补助并存时,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支出的促进作用最强,研发补助次之,一般性政府补助最差。3.企业规模、无形资产存量同企业研发支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无形资产规模及资产规模较大的企业,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支出的促进作用更强。第六部分为最终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在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得出文章的研究结论,并对我国政府对企业研发支出的诱导效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最后列举了本文的研究局限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的研究将政府研发补助、税收优惠和一般性政府补助相分离,将政府补助分为此三大类进行研究的做法是本文的贡献之一;对上述三种类型政府补助进行单项实证研究后,又在三种类型的政府补助并存的情况下,研究了各类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支出的诱导效果且进行了对比分析,超越了以往仅考察单一类型的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的研究视角,这是本文的贡献之二;本文中三类政府补助以及企业研发支出的数据均通过翻看企业年度报告手工收集而来,数据为2008-2012最新的5年数据,这是本文在研究数据上的更新,对以往研究的一个有益补充。本文并未对未披露企业研发补助的企业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比如翻看企业当期所有政府补助批文,从而判断各项政府补助是否属于研发补助,得出有关政府研发补助的准确数据),而是将此种情况下政府研发补助的金额取值为0,此种做法是为了保证大样本下,数据收集的及时完成,但缺乏准确性,这是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未来有望对数据进行完善,提高数据收集的准确性,从而提高整个研究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