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cp是本实验室从野生型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中克隆得到的一个高度保守的基因,编码一个核糖体相关蛋白,并可能通过与RPL5及eIF2β相互作用进而参与蛋白质的合成。Flybase中预测该基因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mRNA形式。这些转录本含有相同的编码区,但有不同的UTR(非翻译区),包括5’UTR和3’UTR。ecp存在多种UTR的生物学意义不清。 RT-PCR结果显示,在野生型黑腹果蝇中存在7种不同的ecp mRNA转录本。荧光素酶翻译报告系统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的ecp mRNA转录本对应的UTR对报告基因的翻译活性具有显著差异。RT-PCR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ECP转录本A和G在果蝇的非神经系统特异性表达。为了进一步分析ecp不同mRNA转录本在果蝇体内的功能,我们从Bloomington果蝇品系中心得到4株不同的P因子插入ecp突变体果蝇。RT-PCR结果显示每株突变体果蝇中插入的P因子分别影响了ecp不同转录本的表达。嗅觉联想式长时记忆测定结果显示,缺失转录本C和D的突变体果蝇存在长时记忆缺陷。而缺失转录本A/G的P因子插入突变体果蝇在幼虫晚期致死。 总之,黑腹果蝇中存在7种不同的ecp mRNA转录本,转录本C/D与果蝇的长时记忆密切相关,而A/G则对果蝇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的ecp转录本UTR可调控其自身的翻译效率,果蝇可借此方式来满足果蝇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组织对ecp蛋白表达量的不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