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热水自溶法从草鱼内脏中获取了鱼油和具有抗氧化性活性的水解物。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响应面法优化最优水解条件,并测定了最优条件下所得的水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优化提油工艺条件为水解温度为59℃,水解时间74min,加水量56mL/100g样品。响应面回归模型预测该条件下的提油率为71.60%,而试验测定值为(68.34±0.89)%,与预测值基本吻合。以未进行热水自溶水解的匀浆液作为比较,每10mg干物质的水解液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更强,达到(18.68±1.80)%。使用以上最佳工艺参数水解1884g草鱼内脏,可制备鱼油448g,残渣138g,固形物含量为10.86%的水解液2017mL。残渣经石油醚萃取后,粗脂肪含量下降为17%。对浓缩后的水解液进行了热风干燥和喷雾干燥工艺的研究。整个热风干燥过程主要是内部水分控制的降速干燥过程。热风干燥数学模型符合Page方程:MR=exp(-(0.01371+0.0003234T-0.02672h)t0.7599),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值与模拟值的拟合度较好。喷雾干燥工艺参数:进风温度170~190℃,出风温度80~90℃,固形物含量25%~35%,进料速率15~20mL/min。分别对热风干燥后多肽粉和喷雾干燥后多肽粉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热风干燥物的还原能力为(0.958±0.014)/1.0mg/mL、羟自由基清除率为(54.48±0.69)%/40mg/mL,喷雾干燥多肽粉的还原能力为(0.360±0.013)/1.0mg/mL、羟自由基清除率为(52.07±1.33)%/40mg/mL,均低于热风干燥物。与鱼粉国家标准相比较,两者的脂肪含量均低于10%,蛋白质含量都达到60%以上,完全符合饲用一级鱼粉国家标准(GB/T19164-2003)。利用色差计对多肽粉进行了色差分析,热风干燥物L*值为21.43、b*值2.12,呈暗褐色,喷雾干燥多肽粉L*值为59.53、b*值23.96,为浅黄色,喷雾干燥多肽粉的色泽更好。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对冷冻干燥多肽液进行了吸附性能的研究。对3种非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量、解吸率进行了分析,并结合3种树脂吸附后溶液中氨基氮含量、还原能力和羟自由清除率变化,得出D201-C大孔吸附树脂对多肽吸附性能优于D101和D4020。对D201-C大孔吸附树脂对多肽的静态吸附动力学的研究表明,在吸附的开始阶段,1h吸附量达到27.25mg/g,之后吸附速率减慢。剩余溶液中氨基氮含量在0~2h内,由0.702mg/mL下降到0.619mg/mL,之后趋于平缓,即在2h基本达到吸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