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制备化学修饰电极方面,通过将聚合物和纳米材料掺杂复合制备复合修饰电极来提高修饰电极的电催化活性是该领域的研究的一个方向。因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学和电化学性能,在电化学及电分析化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以聚中性红和聚灿烂甲酚蓝为代表的氮杂蒽型染料导电聚合物在电化学及电分析化学领域也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采用滴涂法和电化学聚合法制备聚中性红/纳米二氧化硅复合修饰玻碳电极(PNR/nano-SiO2/GCE)以及聚灿烂甲酚蓝/纳米氧化锌复合修饰玻碳电极(PBCB/nano-ZnO/GCE),并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其次,采用电化学方法对生物分子的电化学行为进行探讨,应用于实际物质中生物分子含量的测定。首先用滴涂法和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中性红/纳米二氧化硅修饰玻碳电极电极(PNR/nano-SiO2/GCE),并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硅与聚中性红复合膜产生了协同增效的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溶液中氧化还原物质在修饰电极双电层界面的电子传递。此外,采用循环伏安和线性扫描伏安或差分脉冲伏安方法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AA)、多巴胺(DA)和肾上腺素(EP)的电化学催化作用。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AA、EP浓度与峰电流之间线性关系,在pH2.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AA氧化峰电流在1.8×10-6mol/L~5.0×10-3mol/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4×10-7mol/L(S/N=3);在pH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EP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在5.8×10-71.0×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7×10-7mol/L(S/N=3);同时用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DA浓度与峰电流之间线性关系,DA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7.0×10-85.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1×10-8mol/L(S/N=3)。其次构建了聚灿烂甲酚蓝/纳米氧化锌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并用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的方法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利用该电极对芦丁(RT)、核黄素(RF)、甲硝唑(MTZ)进行催化研究。在0.1MpH2.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得芦丁浓度在1.2×10-85.0×10-4mol/L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达3.6×10-9mol/L,比其他文献灵敏度高。采用方波伏安方法(SWV)在修饰电极上对核黄素(RF)进行吸附溶出分析,预富集15min,其溶出氧化峰电流在1.7×10-82.0×10-5mol/L宽泛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为5.1×10-9mol/L(S/N=3)。同时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甲硝唑(MTZ)浓度与峰电流的之间的线性关系,在pH2.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甲硝唑(MTZ)氧化峰电流在2.9×10-82.0×10-4mol/L浓度范围内成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为8.9×10-9mol/L(S/N=3)。该修饰电极制备简单,且能够有效快速地用于药物中芦丁、核黄素以及甲硝唑的检测。本研究工作制备的复合膜修饰电极结合了聚合物膜独有的特点和纳米材料的特性,在改善修饰电极的电活性、拓宽其在电分析化学领域的实际应用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