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论述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中的笔语特征。首先阐述了口笔语间的差异性。口语和书面语是交际中两种地位平等的系统,每一个都可用来满足一系列特定的交际需要。但由于产出媒介、认知要求上的不同,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口语总是先于书面语;书面语比口语更具有统一性;口语以其结构的不完整性和说话者与说话场合的紧密依存性为特点,书面语则以语言结构的完整性和语言使用者不依赖于说话场合为特点。然后,从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篇组织等方面揭示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中明显存在的不自然的书面语特征。并分析了这些特征产生的两个主要因素,即影响口头输出的两个主要因素:相关的语言知识和将这种知识有效地转化成口头信息的能力。有关的语言知识主要可以通过经常与目标语的接触获得。对英语为外语(与第二语言相区别)的学习者来说,这种接触主要从三个途径获得:教师课堂用语、教学材料和课外与英语的接触。然而中国学习者并不能从这三条途径获得地道的英语输入。此外,由于学生在信息处理能力和注意力的驾驭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使他们无法关注包含在语言输入中的语体信息。最后,提出了消除口语中不自然的书面语特征的一些方法:加强对口语的研究;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口笔语之间的种种差异,并在实际的教学中向学生传授,使学生有意识地认识到这些差异,同时,将对差异的陈述性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口头输出中。此外,英语教材编纂者也需要在教材中有目的地指出差异,并设计出自然、流畅、真实的教材范例,使学生获得地道的语言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