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濬《大学衍义补》法律思想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xink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丘溶,是我国明中期极其重要的经世儒臣之一,后人多赞誉其为“当代通儒”、“中兴贤辅”。一生著述颇丰,以《大学衍义补》最为瞩目。该书蕴含的法律思想是中国法史学界不可多得、永不磨灭的精神财富。《大学衍义补》体现的法律思想内容详备、体系周全,极富研究价值。首先,丘溶作为儒家正统法律思想的忠实践行者,在阐述其法律观点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德主刑辅”的基本立场,认为刑罚乃“弼教辅治”的工具,在“德”与“刑”的关系上,“德”仍占主导地位。其次,提出了多项重要立法原则。如法应公开“示民”,使其“易避而难犯”;君主须有“好生之德”,行仁政,立“祥刑”;法令规章应“浅易其语,显明其义,使人易晓”等。再次,在司法活动中,强调了司法官的重要性,“治国而无律令固不可,有律令而无掌用之人亦不可”,“人”与“律”两要素缺一不可;听讼者应该做到“中而听不偏,正而断合理”,宜“存心正而守理固”;反对“赎刑”;区分故意、过失、累犯以及疑狱的处罚原则;行刑时人君应“奉天出治”,“顺天时之令”;对于囚徒,司法官宜怀“恤狱之仁”。以上均体现出丘溶“慎刑”、“恤刑”以及司法活动“中正不偏”的思想倾向,这也是其法律思想的要旨所在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我国毒品犯罪严重,其中贩卖毒品罪更是显得泛滥,在所有的毒品类犯罪中几乎是最为常见的。而贩卖毒品罪的既遂和未遂的区分标准,在我国刑法理论界有各种不同的学说和观点
受黄淮气旋及西南低涡共同作用,2016年7月19—20日北京市出现特大暴雨,降雨时长、累计降雨量均超过2012年“7·21”特大暴雨,为多年罕见。以凉水河干流闸站水文实测记录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