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建国初至今,语文教育走过了六十个年头,语文教材也几番革新。但是,不管语文教材编选情况怎么变化,总有那么几位作家的作品总是在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巴金就是其中的一位。巴金这位中国当代文坛巨匠,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文学创作享誉海内外,他有18篇作品曾先后入选我国语文教科书,至今仍有多个版本的教科书在选用他的作品。由此可见,他的作品的研究意义不仅局限于作品本身的文学价值,还应涉及其教学价值。本课题从语文教育教学角度切入,基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的目标之一“阅读与鉴赏”的需要,将语文教科书中出现的巴金作品进行梳理,并对重点篇目《鸣凤之死》、《鸟的天堂》等进行文学研究的梳理和教学研究的挖掘,以期更好地传播巴金作品。本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绪论部分首先交代了本论文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既从文学层面讲述了研究语文教科书中巴金作品的积极意义,又从教育层面阐述了研究语文教科书中巴金作品的必要性。其次,明确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我国教科书中出现过的所有巴金作品,并对语文教科书选入与删除巴金作品的原因与规律进行探讨。最后,绪论部分还阐述了这一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巴金作品的语文教学研究提供借鉴。正文由三个章节的内容组成,第一章着重基础研究,对巴金及其作品的艺术风格进行分析,为更好的研究其作品入选教科书情况提供基础。第二章对所有版本的语文教科书中出现过的巴金作品进行系统梳理,并对教科书选入与删除巴金作品的原因进行探讨。第三章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选取了现行教科书中选用频率较高且至今仍然在沿用的几篇巴金作品进行重点分析,《鸣凤之死》和《鸟的天堂》等,并有针对性地对这几篇文章进行文学解读和教学解读设计。结语部分对全篇进行总结,再次肯定了巴金作品在教科书中的重要地位与积极的教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