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公立医院外科医师个人绩效指标体系研究--以Z医院胃肠外科为例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b39274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对绩效考核相关理论研究,掌握Z医院胃肠外科绩效考核经验和不足,尝试建立一套适合该科室实际情况、具有一定导向性的医师个人绩效考核体系,丰富外科医师个人绩效考核的内容;探寻更适合该科室的绩效考核模式与方法,从而为我国三级公立医院医师个人绩效考核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利用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查阅与医师绩效考核相关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明确医师个人绩效考核的内涵和现状;(2)案例研究法:通过对Z医院胃肠外科进行实证研究,了解我国三级公立医院医师绩效考核现状,总结其中的经验和不足;(3)德尔菲法:根据文献研究结果,并结合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政策,为提升医师工作质量和积极性,促进该科室医疗质量改进和医院管理提出相关建议,从而进一步推动国家政策的施行。
  研究结果:(1)经过两轮函询,最终确立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的外科医师个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2)两轮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是95%和100%(>70%),说明专家对本次函询的重视程度高;;两轮专家多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年龄以50岁以上居多,工作年限多为20年以上。权威系数均值是0.886和0.894,权威系数高于0.7,说明专家权威程度高,结果可靠;协调系数分别为0.221、0.205(x2=103.182,P<0.01)有显著性差异。内部一致性信度:可靠性α系数为0.863,重要性α系数为0.875,可信度较高。三级指标内容效度S-CVI/Ave均值为0.95(>0.9),内容效度指数理想。
  研究结论:本研究以Z医院胃肠外科为例,构建了三级公立医院科内医师个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为临床医师考核提供了根据,丰富了绩效考核内涵,促进了胃肠外科绩效结果的改善。
其他文献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流程、评估各类风险和及时做好风险应对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国家治理的需要,财政部于近些年来相继制定了相关文件,因此,对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这项工作,从国家层面来说是非常重视的,这就对行政事业单位进一步提高内部的管理水平,改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这也为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公共服务供给事关人民福祉,是增强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的应有之义。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公共服务供给依赖政府、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使其成为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短板,一直是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最薄弱的环节。农村地区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同公共服务供给失灵的矛盾愈发突出,这既是我国公共服务供给面临的现实困境,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而农村政治精英作为在村庄内部政治生活领域有较
学位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当前国内外公认的观点,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深入推进我国智慧城市治理、提升政府管理效能的有效抓手,也是创新和优化社会经济管理、改善民生公共服务、优化现代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性转型的必然选择。近年来,s市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在互联网和大数据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充分运用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系列新技术、新应用,全力推动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一理
学位
伴随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规模不断壮大,人们对于医疗卫生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地方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要求。同时新医疗改革相关指导的出台,改变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只有不断创新和完善财务管理模式,才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发展,才能够提升公立医院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才能够使公立医院既能够发挥自身公益性的身份定位,又能够兼顾市场经济的最大化利益原则。  本文是基于S
学位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脱贫攻坚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相关问题日益严峻。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质量问题掩盖于数量问题之下,未引起足够重视。另外,打造劳务品牌,实现就业转移作为农村劳务输出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实现劳务对接扶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致力于从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就业相关理论出发,并结合品牌劳动力的就业现状,对“天镇保姆”的就业质量展开分析,并
近年来,医闹纠纷事件屡见不鲜,且愈演越烈,医患双方关系日趋紧张。对医患关系如何健康发展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也逐渐成为医院的重点事项工作之一。因对医患关系管理不善而引发的其他在健康管理发展过程产生的突出问题,又反过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健康构建。因此,对医患关系问题进行详尽的调查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对于不断提高各级医院医患管理服务能力,建立和谐的全院医患关系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学位
【目的】  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作为居民健康守门人,其工作投入状况直接影响着服务质量和患者就医安全。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与专家咨询法确定工作要求-资源影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工作投入的概念模型。并通过实证调查、统计学分析等步骤,检验得出各因素影响工作投入的力度和路径系数,确立最终影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工作投入的数理模型。基于关键影响因素从多维度提出优化路径,以期不断增加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工作过程中的积极体验,为
近年来,医疗纠纷愈演愈烈,医患冲突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医院正常医疗秩序,还给医务人员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实践证明,医疗责任保险在分散医务人员执业风险、降低医疗纠纷处理成本和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重庆市在借鉴“宁波模式”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积极探索实施医疗责任保险,为全市医疗纠纷的处理和医患关系的改善增加了一条新的解决途径。  本文以实证研究为视角,通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至今已有30余年,加之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加剧,家庭结构的日趋小型化以及家庭功能的弱化,相比多子女家庭,“四二一”家庭特有的唯一性与不可替代性使其照护功能显得尤为脆弱,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俨然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话题。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在社会转型期无法逆转的新常态,亦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面对只有一个孩子的事实,传统的养老模式很难具备家庭养老基础,故
研究目的:  2015年全国正式实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的培养模式改革。本研究旨在调查“双轨合一”培养模式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3年学制内保证33个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前提下,其作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促进我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规范和改进,以期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管理策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