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基因表达谱的蛹黑突变及正常品系甜菜夜蛾表皮蛋白基因CPR97和CPR63的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wa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虫表皮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和表皮蛋白。一直以来,表皮蛋白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被认为是影响昆虫表皮结构和功能的主要因素。  甜菜夜蛾是一种世界性的杂食性害虫,在我国分布范围广,且寄主植物种类多样。甜菜夜蛾蛹黑突变体由本实验室正常体甜菜夜蛾于室内正常饲养条件下突变而来,蛹黑性状能稳定遗传且未发生性状分离。  本研究以蛹黑突变和正常品系甜菜夜蛾为研究对象,第二代高通量测序为平台,对2个品系甜菜夜蛾的5龄幼虫、预蛹、0小时蛹的表皮组织进行数字基因表达谱升级版测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高通量测序由正常体甜菜夜蛾5龄、预蛹、蛹的表皮组织样本中分别得到了350734013bp,346909171bp,345310840bp的核苷酸序列,reads数目分别为7157837,7079779,7079779。在蛹黑突变体甜菜夜蛾5龄、预蛹、蛹的表皮组织样本中分别得到了7397772,7188944,7305754个reads,核苷酸序列长度分别为362490828bp,352258256bp,357981946bp。以甜菜夜蛾转录组数据为参考基因进行注释,6个表达谱测序数据中的reads的比对率基本维持在75%,其中蛹黑突变品系的5龄幼虫的reads比对率偏低,为65.35%。  2在差异基因筛选中,5龄幼虫蛹黑突变体较正常体甜菜夜蛾有7257个基因表达上调,664个基因表达下调。预蛹中460个基因表达上调,439个基因表达下调;0小时蛹中162个基因表达上调;293个基因表达下调。  3在甜菜夜蛾3个时期的表皮组织中,均筛选到了多个表皮蛋白基因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在预蛹时期有9个表皮蛋白基因显著性上调,上调倍数最大为23.6,仅有一个表皮蛋白基因表达量下调,下调倍数为212;在蛹期5个表皮蛋白基因表达显著性上调,上调倍数最大为210.3倍。  4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目的基因CPR97在2个品系甜菜夜蛾预蛹晚期、化蛹初期中的表达量。在预蛹晚期和化蛹初期,蛹黑突变体中CPR97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正常体甜菜夜蛾。CPR63在化蛹初期蛹黑突变体中表达量明显较高。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妇科肿瘤临床实习中主角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措施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20名妇科肿瘤临床实习生作为对照组,其应用常规的带教教学模式;选取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