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携带CYP2C19不同变异基因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与其发生氯吡格雷抵抗之间相关性2.评价氯吡格雷抵抗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腔内治疗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介入病房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行股腘动脉介入腔内治疗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患者共计165例,患者术前常规口服氯吡格雷75mg/天和阿司匹林100mg/天双抗治疗5天后,进行介入腔内治疗,术后3天内检测调控氯吡格雷代谢活性相关基因CYP2C19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血小板ADP抑制率。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通过电话联系或门诊复查),随访经血管支架置入及药物球囊扩张治疗的ASO患者共计94例,采用超声、双下肢动脉DSA造影(再次干预患者)或CTA等影像学方法评价靶血管通畅程度,观察目标为术后6个月靶血管通畅率;釆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氯吡格雷抵抗与CYP2C19不同变异基因型之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包括氯吡格雷抵抗在内的导致下肢动脉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以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收集165例患者中,共计78例患者为正常代谢型,87例患者为非正常代谢型(中间代谢型+慢代谢型),35例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现象,Spearman相关性分析示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具有相关性(r=-0.165,p=0.035)。随访94例患者中,共计42例患者发生再狭窄或闭塞,18例患者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现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氯吡格雷抵抗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成型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42)。结论:氯吡格雷抵抗现象的发生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具有相关性,服用氯吡格雷治疗的下肢ASO患者可采用检测其基因型推断其是否存在氯吡格雷抵抗;下肢ASO患者经介入腔内治疗术后血管再狭窄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建议接受介入腔内治疗的下肢ASO患者尽早检测是否存在氯吡格雷抵抗,及时更改治疗计划,以便使更多的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