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缅汉语教学视角下的文化词语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pao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缅两国相邻,多年来有着深厚的友谊。两国无论在历史、地理、社会与经济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汉语热”席卷世界,缅甸也受此影响,缅甸国内除了华人,缅族人也开始越来越重视汉语,学习汉语的人数日益增多。缅甸的汉语教育有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分别为华文教育与汉语教学。华文教育是指针对缅甸华人的汉语教学,而汉语教学是针对缅族人的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上面这两种教学模式都与中国文化密切相关,都离不开中国文化的学习。因为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学习这门语言的文化,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如没有了解其文化,交际时就会产生一些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冲突与障碍。同时,在语言各要素中,词汇与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尤其是词汇中所存在的大量文化词语,常常是学习者很难掌握并容易导致理解和使用偏误的地方。因此,要使学习者使用目的语顺利地进行交际,避免交际中的误解与冲突,文化词语的学习就不容忽视。本文以缅甸使用的《长城汉语》系列教材为研究样本,对教材中的文化词语加以统计,并对这些文化词语的汉缅意义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目前文化词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针对缅甸汉语学习者的文化词语教学策略,并就《长城汉语》在缅甸的使用提出相关建议。本人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并完成本论文。第一部分:介绍《长城汉语》系列教材的特点及其在缅甸的使用情况,并对缅甸汉语文化教学的现状、必要性与重要性加以说明和论述。第二部分: 《长城汉语》系列教材中的文化词语汉缅意义的比较研究。本章将对教材中的文化词语加以统计,并对文化词语的意义做汉缅对比分析。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1.汉-缅概念意义、内涵意义相同的文化词语2.汉-缅内涵意义不同的文化词语3.汉-缅概念意义相同,汉语有内涵意义、缅语无内涵意义的文化词语第三部分: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教学建议。通过对本人在教学实习与课堂观察期间所搜集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缅甸汉语文化词语教学的难点与问题所在,并尝试通过自己的思考给予一些教学方面的建议。
其他文献
探讨了广义虚拟经济的产业归属、历史演变及发展前景。广义虚拟经济包括若干经济形式,涵盖我国国民经济若干门类,难以用一个具体的产业门类来描述。从三次产业划分的角度来看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存在多方面的原因及背景支持 ,对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进而实现其良好的施行效果具有实质性的作用和极其重要的功能 ,可谓公民参与是公共政策的基石。然而 ,履
日化行业老字号目前面临老化的危机,本文以百雀羚为例,结合品牌资产激活的CEEB模型和品牌激活的4A要素,研究复古品牌品牌激活的策略模型,并依据此模型总结出可行的复古品牌品
关于政治关联社会效应的研究较少。企业在建立了政治关联后会不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如捐赠。以2008年为"汶川"地震进行捐赠的178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政治关联对
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形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根本特点,也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特点;人民当家作主是
凯伦·布里克森的散文体自传小说《走出非洲》因其高超的艺术性、电影可拍摄性和思想深度而被拍摄成同名电影。不论是小说文本还是电影作品,都流露出了布里克森对生态的描绘
现代工业设计的概念,可以说,是伴随着现代社会中技术与艺术的变革而产生的;是伴随着人类对自我、对环境的不断认识,对工业产品的不断要求而发展起来的;是商品生产发展到一定
文体意义是原文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遣词造句上,是译者不可忽视的环节。本文以商务合同为例,从词法、句法两方面详尽分析这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并讨论如何在译文中处
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推进,人们的道德观点、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工作生活中更加注重个人利益,习惯用商品价值衡量个人价值,用收入的多少权衡个人价值的高低。这些现象
我国现行民事上诉制度存在诸多弊端 ,必须进行全面的变革。本文提出了改革的基本思路 :从审判权与上诉权实现合理制约出发 ,完善现行的第二审程序 ,使之更符合公正与效率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