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学档在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基于重庆大学英语电子学档的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c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强调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改革传统的评估模式,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以适应新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基于元认知、建构主义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电子学习档案评估方式顺应这一时代要求,它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反思,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基于以上优势电子学档评价赢得了我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很多教育机构着手研发电子学档系统并将其运用于实践中,重庆大学也建立了电子学档评价系统,基于重庆大学英语电子学档评价系统,   本论文旨在分析电子学档评价在实践中的运用效果,总结运用中的不足之处,并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力图突破传统的思辩性研究,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保证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对299名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电子学档评价系统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并观察学生电子档案的建设情况,最后应用SPSS17.0来分析所得的数据,对电子档案评价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做出评价。本研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电子档案评价系统中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的运用效果;电子学档评价在促进个人反思和交流方面的运用效果主要涉及个人空间的建设情况,班级论坛的参与度;以及电子档案评价在促进自我反思,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方面的效果。   最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运用效果良好,具体表现在大部分学生喜欢这种多元评价方式,能认真、客观地对待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能够认真对待来自教师和同伴的评价,教师评价具有针对性;但是自评分数较高,导致自我评价不太客观;第二,学生建设个人空间和利用班级论坛进行讨论和交流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学生反思和交流;第三,电子档案评价在促进自我反思,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方面有效果,但是大部分学生认为效果不显著。
其他文献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是美国文学史上饱受争议的一位作家。他在小说中对罪犯变态心理和行为的赤裸裸的描述招致了同时代评论家们对其道德观念的质疑。作为唯美
学位
对不同英语变体的研究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分支。中国英语,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是在三十年前,提出者用它来指称一个中国化的独立英语变体。现在国内外的语言研究者对它表现出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