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践性德育的研究与思考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L1111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文化处于相互交流、碰撞与融合中,青少年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一系列相应的变化。与此同时,学校德育也日益暴露出诸多的不适应,由此引发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课题。本文对实践性德育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当代经济、政治、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发展给学校德育带来的种种冲击和挑战,审视了我国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在批判性地吸收国内外德育研究的合理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践性德育的命题,进而思考了实践性德育的基本模式。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德育理念的更新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前提;德育模式的优化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主要手段:实践性德育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根本途径。
其他文献
近年来,机器人在工业生产设计、医疗诊断操作、复杂危险环境工作、家庭生活便利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和重大突破。谷歌无人汽车、大狗机器人、会写新闻的机器人、能与真人交流互动的日本机器人pepper、与战机飞行员对抗并获胜的无人驾驶战机等,大大刷新了世人对机器人简单狭隘的认识。今天的机器人,已经不是那种单一机械手臂,笨手笨脚、没有交互能力的象形工具了。而是“与人之间形成互助互补关系,并与人一起创造高附加值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要言不繁地介绍了萨义德的身份背景及其著作,归纳和介绍了东方主义的内容、最基本的特征以及作为一种思维和话语方式的东方主义的实质。第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当今的时代己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政府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政府和公民之间需要一种新型的互动合作关系来实
自1999年公安部印发《关于在全国公安机关普遍实行警务公开的通知》后,全国各地各级公安机关开始探索实行警务公开,但不同地区在实行警务公开上存在很大差异,有的还存在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