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量不合理的氮肥投入不仅不能有效增加小麦、玉米的籽粒产量和氮素吸收量,反而造成大量的氮肥资源流失到周围环境中,威胁着环境的安全。因此,研究不同施氮量对作物生长指标、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土壤中氮素的运移和分布情况,找到适宜的施氮量水平,对农业增产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都有着重要意义。本试验是研究喷灌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作物生长指标、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同时对土壤中氮素的累积和迁移规律做出监测。通过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期间种植的冬小麦和夏玉米进行试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冬小麦季,硝态氮主要分布在100cm以上土层中,硝态氮累积量在0-100cm土层达到最大值,土壤硝态氮含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硝态氮并未被淋湿至100cm以下土层,硝态氮在冬小麦季并未发生深层渗漏。2.夏玉米季,经过夏季两次追肥以及雨季的到来,土壤硝态氮已被淋洗到100-160cm土层,在130-150cm处达到峰值。0-100cm土层硝态氮累积含量呈下降趋势,说明硝态氮已被淋洗至深层。3.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分析显示当施氮量超过333K/hm2施氮水平时,施氮量大于作物的吸氮量,土壤硝态氮增长很快。4.通过对冬小麦和夏玉米各项生长指标综合分析,施氮量为333kg/hm2的N4处理优于其他处理。对产量的分析也显示,N4处理好于其他处理,冬小麦产量为6.12t/hm2,夏玉米鲜生物量为76.79t/hm2。结合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率考虑,从水肥耦合效应最优以及降低污染出发,建议试验地区单季作物施氮量采用333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