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是量词系统由近代向现代发展的过渡阶段,是汉语量词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期,但是现今学界对清代量词的研究内容不够充分,研究力度不够大。因此,本文选择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清代30本白话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从共时描写和历时比较两方面考察量词的使用情况,并对其中10本小说中的量词穷尽性统计,进行综合研究,详细展示清代白话小说中量词的全貌。全文共分七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清代量词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语料及研究方法,此外还介绍了有关于量词的定名与分类的问题。本文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借鉴李建平《先秦两汉量词研究》一书中关于量词的分类,将量词分为两大类六小类若干次小类。第二、三、四章对清代白话小说名量词进行了研究,分别从个体量词、集体量词、借用量词和制度量词四方面对统计出的所有名量词进行考察,结合《说文解字》《玉篇》等古书,从量词最初的语源看量词到清代的演变发展,并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名量词在清代白话小说中的使用情况。统计得出清代白话小说名量词共304个(不含借用名量词),其中个体量词173个、集体量词81个、制度量词50个,量词数量丰富、分工细化,称量范围广,许多量词已经摆脱源词义的桎梏,以称量虚化、抽象的事物为主,语法化程度高。第五章是清代白话小说动量词研究,分为专用动量词和借用动量词两方面。对动量词的考察也是结合《说文解字》《玉篇》等古书,介绍量词的语源、演变发展,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动量词在清代白话小说中的使用情况。统计得出清代白话小说动量词共37个(不含借用动量词),称量动作范围扩大,不同动量词之间的使用频率有较大差别,借用动量词数量多,尤其是同形动量词。第六章是清代白话小说量词语法特征及修辞功能研究。本章从词法、句法、修辞三方面对量词进行了研究。考察发现清代无论是名量词还是动量词,“AA”“一AA”“一A一A”以及“AABB”这四种构形法都已经产生,且能够进入其中的名量词数量很多。此外,能够跟不同的词缀、名词、量词连用产生新词汇的量词的数量也大大增加。在句法方面,量词的组合能力很强,可以跟数词、代词、形容词、概数词组合,充当主、谓、宾、定、状、补六大句子成分,量词发展成熟。第七章是清代白话小说量词历时发展研究。本章对统计出的22637例名量表示法和7385例动量表示法进行运算、分析,对比了清代早中晚三时期量词的使用频率、句法行为,名量词在清初的使用率为67.44%,到清末达到81.96%;动量词则由清初48.43%发展到清末64.32%。“数词+量词+名词”和“动词+数词+量词”在清初的使用已经占据显著优势地位,到清末,二者的使用率甚至都已达到使用量词数量中的70%以上,量词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句法结构更加稳定。本章还把清代量词同明代和现代汉语量词作比较,发现清代量词系统既有继承又有更新,清代是古今量词系统的过渡阶段。最后总结了清代白话小说量词的发展与局限,发展主要表现在:量词分工更加细化;语法结构更加稳固;量词体系更加完善。局限主要表现在:量词的用字不够统一规范;量词的称量对象不够全面;动量词的数量较名量词仍有较大差距,不同动量词之间的使用频率差距较大;数词直接修饰名词或动词的形式依然常见,量词的使用还没有完全形成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