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输入假说、输出假说、注意形式教学理论,以二语习得研究中有关输入与输出,形式与意义的维度,对某外国语学校一位英语教师的四节阅读课课堂活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对该教师进行了采访,以求得从教师角度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一定的解释。从输入与输出的维度看,本研究重点考察的课堂活动特征包括:1.课堂输入性活动与输出性活动的时间占用情况;2.输入性活动的交互性;3.输出性活动中控制性练习和交际性活动的分布。从形式与意义的维度看,本研究考察了课堂活动的以下方面:1.形式凸显度不同的活动(FOFS, FOM, FOF)在输入与输出中分别的时间占用情况;2.有准备的FOF活动中所关注的语言形式类型及其分布;3.随机的FOF活动中所关注的语言形式类型及其分布。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经分析后得到以下主要发现:从输入与输出的维度,所观察的阅读课中的输出活动占用时间多于输入活动,教师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用英语表达,而阅读时间相对较少;输入活动中交互性强,通过协商,学生得到更大限度的输入;输出性活动兼顾了控制性与交际性,并更强调交际。从形式与意义的维度,所观察的课堂中FOM活动占了很大比例,FOF活动次之,FOFS活动比例最小;有准备的FOF最关注词汇,语法、语音、语篇也有所涉及;随机的FOF则最关注语法与词汇,以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保持交际的顺利进行。最后,作者根据所得结果对英语阅读课堂活动提出了一些建议,如教师应注意合理分配输入与输出时间,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应多在交际活动中引起学生对形式的注意;在无准备的FOF中不要过分纠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