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奋斗,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已成为一个全新的中国。2020年,中国将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奋斗目标,目标的实现与否,关键在于“老乡”的生活状况,关键在于农村贫困人口能否全面脱贫。截至2019年底,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超过9000多万人,770多个贫困县已经或即将摘帽,成就卓越,但现在还有551万农村贫困人口、50多个贫困县尚未摘帽,困难重重,越到最后,骨头越难啃,任务越艰巨。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思想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能够加快马克思反贫困理论中国化进程,还为实现农村人口全面脱贫提供理论遵循与路径指引,对于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思想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全面详细地论述,充分把握其思想的理论来源、历史发展脉络及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阐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思想的科学内涵,并对其时代价值做了有益探索。从文章构成来看,主要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整合分析理论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明确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的重难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并对本次研究的相关概念进行解释说明。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思想的理论来源作深入研究,了解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列宁反贫困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思想的理论源头,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对马克思反贫困理论中国化产生的理论成就进行历史脉络梳理,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思想产生的过程,分别从扶贫目标、反贫困理论及路径三个方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扶贫的理论及实践。第四部分主要是通过对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思想、精准扶贫思想、社会大扶贫思想、内源扶贫思想及共建一个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阐释,重点领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思想的科学内涵。第五部分主要是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思想的基本特征进行阐述,详细论述其思想蕴藏的科学性、时代性与实践性特征。第六部分主要是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思想在理论层面与现实层面、国内与国际方面的实际价值和重要贡献,说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思想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第七部分主要是对论文进行总结,得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思想具有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并对论文存在的不足与展望进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