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马拉雅造山带是碰撞造山带的典型代表,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和北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带是喜马拉雅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南错那洞淡色花岗岩是北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带上成矿的重要岩体,岩体位于北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带东缘,是受到了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碰撞隆起而形成的喜马拉雅造山带中产物。本文以的错那洞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地质勘察、岩石岩相学研究、全岩地球化学分析以及锆石U-Pb年龄分析等方法,获得如下认识:错那洞淡色花岗岩分为二云母淡色花岗岩、含电气石二云母淡色花岗岩和含石榴子石二云母淡色花岗岩,这3类花岗岩在空间上具一定的岩相分带:边缘相主要以细粒二云母花岗岩为主,过渡相主要为中粒二云母花岗岩,局部发育含石榴石二云母花岗岩和含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中间相主要为中粗粒含电气石、石榴子石二云母花岗岩,局部可见含绿柱石、电气石的花岗伟晶岩。错那洞淡色花岗岩中锆石的类型有继承型锆石和岩浆型锆石,获得的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1.88±0.92Ma;花岗岩的主量元素组成为SiO2=72.35%77.38%,K2O+Na2O=7.66%9.39%,K2O/Na2O平均值为1.02及A/CNK=1.0061.17,总体表现为富硅、富碱、强过铝质、贫钙、钛、镁、铁等元素;微量元素组成上变化较大Rb=43.2432ppm、Sr=12.3107ppm、Ba=8.33394ppm,富集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U、Th等放射性生热元素,Nb、Ta等非活动性元素,Hf、Zr、Y等高场强元素,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Ba,低场强元素Sr,弱不相容元素P、Ti;稀土元素总量低,La N/YbN=1.2611.93、LREE/HREE=1.657.98,表现为轻稀土弱富集型,δEu=0.240.72,明显的负铕异常,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型式曲线为右倾海鸥型。错那洞淡色花岗岩的初始岩浆温度上限为628792℃,平均为691℃,其中二云母淡色花岗岩锆石饱和温度(均值718℃)高于含石榴子石淡色花岗岩(均值667℃)和含电气石淡色花岗岩(均值669℃);二云母淡色花岗岩的压力相对分散落入400MPa区,形成深度为13.3km,含电气石淡色花岗岩和含石榴子石淡色花岗岩的压力相对集中落入300400GPa区,形成深度为1013.3km;通过讨论岩石的源区和源岩性质,认为错那洞淡色花岗岩为壳源成因,源岩来自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以变泥质岩石为主;岩石的形成机制主要是由于白云母脱水熔融反应而成,其中二云母淡色花岗岩的形成可能会有黑云母的参与;错那洞淡色花岗岩构造背景应是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碰撞后构造背景下变泥质岩脱水导致部分熔融的产物;通分析错那洞淡色花岗岩与扎西康矿田的关系,发现错那洞淡色花岗岩在时空上与扎西康矿田密切相关,成因上可能为矿床形成提供Pb、Zn等成矿物质,同时为扎西康矿床成矿第Ⅰ阶段及柯月矿床提供了成矿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