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及苯酚和苯胺卫生检验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Ruim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分别介绍了环境污染物甲醛、苯酚和苯胺的卫生检验研究意义和当前研究进展,并分别简要阐述了本课题所建立的甲醛、苯酚和苯胺三种物质卫生检验新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定量测定的依据。第二章在硫酸介质中,甲醛能催化溴酸钾氧化荧光素的反应,使荧光素的共振荧光强度减弱,据此建立了催化共振荧光动力学分析法测定甲醛的新方法。本实验荧光素的最大共振荧光波长位于502nm,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体系的共振荧光强度减小值(ΔF)与甲醛(HCHO)浓度在0.0238~0.175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F=469.71+12020ρ;检出限为7.15×10-3μg·mL-1;RSD小于2.47%;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5%~104.6%。该方法简便快速、干扰小,用于室内空气和环境水样中甲醛的测定,结果满意。第三章研究了用催化共振荧光法直接测定水溶液中苯酚的新方法。基于H2SO4介质中,苯酚能催化KBrO3氧化吡啰红Y(PY)的反应,使PY的荧光强度减弱,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共振荧光法测定痕量苯酚的新方法。PY的最大共振荧光峰波长位于556nm,加入KBrO3荧光峰蓝移至540nm处,且苯酚的浓度在0.050~1.25μg·mL-1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减少值(△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0.026μg·mL-1。本方法简便快速,常见物质干扰小,RSD为1.05%、0.37%,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8%~103.2%,用于环境水溶液中苯酚的测定,结果满意。第四章根据β-环糊精(β-CD)增敏的苯酚和苯胺的同步荧光特征,将同步荧光技术与双波长法结合,建立一种同时测定样品中苯酚和苯胺两种环境污染物的新方法,样品不加分离可同时测定。在B-R缓冲溶液(pH8.0)中,苯酚和苯胺的荧光较弱,而且二者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都存在较大重叠,常规荧光法无法测定。本实验体系中发现,β-CD对苯酚和苯胺的荧光具有增敏作用,以同步波长差△λ=60nm进行同步荧光扫描,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采用双波长法消除彼此之间的重叠干扰,对苯酚的测定,选择的测量波长和参比波长分别为328nm、364nm,体系溶液在该双波长的同步荧光强度差值(△F)与苯酚的浓度(c=0.015~4.0μg·mL-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5ng·mL-1;对苯胺的测定,选择的测量波长和参比波长分别为346nm、307nm,双波长下溶液的同步荧光强度差值(△F)与苯胺的浓度(c=0.0085~4.0μg·mL-1)呈线性相关,检出限为2.6ng·mL-1。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小于0.94%、1.18%,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检测限低,并应用于环境水样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9.0%~106.7%。同时本实验也对β-CD的增敏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其他文献
滤纸是纸质汽车滤清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多采用植物纤维浆粕与少量的有机合成纤维配抄得到原纸,然后浸渍聚合物树脂增强而得到。滤纸常用的树脂增强剂有有机溶剂型和乳液型树脂
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射频识别特定对象并读写相关数据,而识别系统和识别目标之前无需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随着技术的进步
1956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我国的社会
<正>额尔古纳市西北部边境隔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相守相望,特殊的地理位置要求额尔古纳市注重俄罗斯族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积极开展对俄文化交流,促进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和交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信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的报告明确指出信息素养是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的素质之
本文分析了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经典之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创作思想及艺术手法,揭示了作品中关于“美国梦的破灭”这一具有深刻社会历史意义的主题,学习借鉴作者娴熟、优
水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控制性因素,水生态文明既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显著标志。陇南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生态优先
报纸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是我国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目的.然而,在中学教育阶段,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体育课程的学习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下面我就从主、客观方面分析
《木兰诗篇》是一部大型情景交响乐,它是根据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流传的民间故事木兰替父从军,继而被写成一首长篇叙事民歌《木兰辞》改编而成。由于是中国第一部将交响乐、歌剧
目的:通过对该燃煤电厂脱硝工艺系统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调查,分析和明确该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产生的主要环节;通过检测该项目中主要化学和物理性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