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流体强化倾斜微槽道热管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vil521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使用纳米流体为传热工质的倾斜轴向微槽道热管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纳米流体对此类热管的强化效果。分析了纳米流体的浓度、热管工作压力、热管倾斜角度、纳米颗粒种类、冷却条件等因素对热管蒸发、冷凝换热系数、总热阻及最大传热量的影响。此外,还研究了使用纳米流体后热管内壁的表面特性。实验结果表明:(1)使用Cu纳米流体为工质的强化微槽道热管比传统的使用去离子水为工质的热管具有更均匀的壁面温度分布,蒸发、冷凝换热系数均大幅增加,总热阻降低,且最大热流密度大幅升高。(2)纳米流体浓度对微槽道热管的换热性能和最大热流密度均有明显的影响。Cu纳米流体强化微槽道热管存在最佳浓度,本实验中Cu纳米流体的最佳质量浓度为1 wt%。(3)纳米流体的强化作用在低压工况下更显著。当热管的工作压力为7.45 kPa,纳米流体在最佳浓度1 wt%时,纳米流体强化微槽道热管的蒸发、冷凝换热系数相比去离子水为工质的热管平均增加了60%,热管的总热阻平均减小25%,最大热流密度平均增加了55%。(4)微槽道热管的倾斜角度对热管性能强化作用明显。在热管倾斜时,不仅蒸发、冷凝换热系数相较于水平热管大幅增加,平均增加了70%,总热阻大幅减小,平均减小了33%,最大热流密度也平均增加了一倍。并且,微槽道热管的换热性能在接近竖直时达到最佳,本实验的最佳倾斜角度是75°。(5)不同的颗粒种类对倾斜微槽道热管的强化作用是不同的,由于本身的导热系数等原因,Cu纳米流体比CuO纳米流体对微槽道热管的换热性能的强化作用更显著。(6)定冷却条件下,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加,热管的稳定温度逐渐升高。冷却水流量一定的情况下,冷却水温度越低,相同加热功率下,热管的稳定工作温度越低。(7)纳米流体强化微槽道热管的动态启动时间比使用去离子水为工质的微槽道热管启动时间优化,最大启动功率也提高。热管的动态启动最大启动功率小于稳态启动工况的最大启动功率。(8)实验后实验段内壁表面会形成一层均匀的沉积层。此沉积层能使热管的换热得到强化。因此,纳米流体为工质的强化倾斜微槽道热管在低压下运行可以显著提高换热特性。纳米流体是一种能强化微槽道热管换热性能的新型工质。
其他文献
丙烷(R290)是空调制冷剂R22的一种非常优良的天然替代物,具有比R22更小的充灌量、更高的能效比和更好的经济性。丙烷作为一种优良的制冷剂工质,非常适用于空调用的小型全封闭滚动转子压缩机。对于使用新工质的R290压缩机系统,需要根据R290的性质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在压缩机侧主要表现为采用减少容积损失、减少压力损失、减少温度损失和减少泄漏损失等方法来提高压缩机的容积效率。文中主要通过对减少容积损
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来源最广泛的有机物质。由于技术等诸多原因,这一类宝贵资源,不仅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而且有相当大部分还被废弃,成为环境污染物之一。将纤维原料酶解转化为
本研究以低温脱溶的花生粕制得的花生蛋白粉为原料,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对花生蛋白进行酶解制备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花生短肽。研究涉及对酶解工艺条件的优化、酶解产物的精制、产
断裂是工程材料的主要失效形式,一些严重的断裂问题在化工设备中经常发生,为了防止或减少断裂现象的发生,必须对裂纹扩展的机理进行研究,人们按照裂纹的变形将裂纹分为三种基本形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及室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热舒适是良好居住环境的条件之一。高校教室是一个人员集中场所,室内热环境的状况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超燃冲压发动机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极高的气动力热载荷,燃烧室壁面温度在未经冷却的情况下能达到3000K。这超过了一般结构材料的使用极限。采用燃油主动再生冷却方式来冷
现大部分工业企业所采用的常规热力系统,存在对大量废蒸汽对空排放,浪费热能的问题。针对乏汽回收系统中由于乏汽温度和压力存在跃变,从而引起回收装置中待加热水难以稳定回
在食品工业中,如果食源性病原菌粘附在食品接触表面并形成生物被膜,不但会造成设备的腐蚀,更重要的是会污染食品,影响食品的安全性。本研究意在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以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