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新三柱理念”损伤机制可信度及基于损伤机制胫骨平台骨折三维形态学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cf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胫骨平台“新三柱理念”损伤机制可信度研究目的以CT为基础的三柱分型(Three-column Classification,TCC)已经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依据TCC改良的新三柱理念(updated Three-column Concept,uTCC)也已经提出,并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且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是uTCC中所提出的损伤机制并不完善,本试验旨在进一步完善并胫骨平台骨折的损伤机制,并探究其应用时可重复性及一致性。材料与方法搜集2016年5月-2017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胫骨平台骨折(包含所有损伤机制类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受伤时的膝关节正侧位X线摄片,CT影像)。四位观察者独自依据Schatzker分型、三柱分型以及损伤机制对这90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归类,记录分型结果。第一次分型8周后,将病例打乱顺序,四位观察者再次独立地对其依据上述三种分型进行分析,记录分型结果。结果uTCC提出的损伤机制的组间(κ=0.699)和组内(κ=0.749)可信度均达到“基本一致”,和传统的Schatzker分型及三柱分型无统计学差异。组成损伤机制的两个指标的组间与组内一致性也均达到“基本一致”。高能量损伤的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 IV-VI,κinter=0.605,κintra=0.721)的组间与组内可信度相较于低能量损伤的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 I-III,κinter=0.81,κintra=0.832)的组间与组内可信度要低。在单柱骨折中组间与组内可信度(κinter=0.759,κintra=0.801)明显高于双柱和三柱骨折。结论本试验完善了损伤机制,并且其可信度令人满意,符合分型的要求,可以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第二部分基于损伤机制的胫骨平台骨折三维形态学研究目的以损伤机制为基础,对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的三维CT资料进行分析,旨在寻找不同损伤机制下,胫骨平台骨折形态的三维特征及合并软组织损伤特点,为胫骨平台骨折提供更形象与完善的认识和理解。材料与方法搜集2017年1月-12月门急诊诊断为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影像学资料,其中具有完整X线及三维CT资料的共351例(354膝)。记录每位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依据损伤机制对这些病例进行分类,然后利用Mimics 19.0系统,将CT资料导入其中,进行图像重建、虚拟复位和模板拟合。再在3-matic STL 10.2中绘制和叠加骨折线及塌陷的关节面,绘制不同损伤机制下的胫骨平台骨折三维形态特征。结果所有病例中,内翻型174例,外翻180例。屈膝内翻型损伤67例,内侧骨块皮质尖端在后内侧,82%伴有后外侧偏内区域的关节面塌陷,76%有后外侧皮质破损,有44.8%的存在前交叉韧带(ACL)止点的骨折;屈膝外翻型损伤51例,后外侧关节面均存在塌陷,其中73%有后外侧皮质破损,18%存在ACL止点骨折;伸直内翻型损伤60例,内侧骨块的皮质呈“W”或“V”型,85%在髁间嵴和后外方关节面存在塌陷,53%的病例存在后外侧皮质破损;过伸内翻型损伤47例,往往前内1/4区域存在关节面塌陷,51%的病例伴有后交叉止点(PLC)撕脱骨折,60%伴有后方张力性骨折(含PCL止点骨折);过伸外翻型损伤12例,往往在前外1/4区域存在关节面塌陷,所有病例均有外侧劈裂,此类型损伤几乎不累及内侧平台。结论通过三维CT图像,结合Mimics软件系统,可以更加直观细致的观察胫骨平台骨折。本试验表明,不同损伤机制下的胫骨平台骨折,其三维形态学存在明显的差异,也各具特点,临床治疗时可作为参考。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融洽师生关系,创建民主平等方式,家校联合,挖掘学生的优点和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08-02  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都具有教育的价值。但有些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造成在学习中存在很大的困难,因
地质构造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结合三维地震勘探和部分工程资料对五采区七煤层段主要地质构造进行了分析归纳,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可能存在的伴生构造,为今后准
生活与教育在道理上有相同之处。比如改变食材能够提高菜的品质,可以看成是一种情境创设,是教学方法;在菜里加葱、姜、油、醋则是一种教学手段,只要时机适宜,就能实现色香味
目的1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评价电针深刺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安全性。2通过中医证候量表评分,观察电针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时,肠系和肺系证候的变化及二者的相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正迅速成为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肝病病因之一,其发病率的增加与肥胖的流行以及肥胖相关的代谢紊乱有关。近30
笔者于2002年10月~2005年3月,对我科门诊25例聚合性痤疮患者采用中西药结合、配合多功能电离子机治疗,不仅能较快控制皮损进程、显著提高治愈率,且术后不留瘢痕,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