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所在,其中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又以其庞大的资产体量、丰富的客户基础、雄厚的资本实力占据了重要地位。而在商业银行总资产中,信贷资产的占比非常高,信贷业务收入也占据了商业银行总收入的半壁江山,因此可以说信贷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经济迈入L型发展周期,又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金融行业脱媒步伐的加快、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等众多挑战,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幅度不断下降,不良贷款率却节节攀升,这使得商业银行尤其是信贷资产占比较大的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调整压力。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如何在新的宏观形势下保证信贷资产质量、提升信贷资产效率,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效率即为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信贷资产效率据此可以阐述为对于信贷资产的投入与信贷资产产出之间的比率,受到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影响。本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投入-产出模型,选取了4个投入指标(员工人数、固定资产总额、营业支出、客户存款)和2个产出指标(不良贷款率、净利息收入),运用DEA方法对2010年-2016年16家上市银行的信贷资产效率进行测评,通过与股份制商行和城商行进行对比,清晰的展现出国有五大行信贷资产效率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变化,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来分析这6个因素对信贷资产效率的影响程度,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经过论证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银行业信贷资产效率在六年间呈现先微幅上升后大幅下降的趋势。2、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效率整体偏低,与部分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相比表现较为逊色。3、国有大行在面临经济转型的新形势下已经失去了规模优势,内部管理水平也需要加强巩固。4、信贷资产质量以及人力资源对于信贷资产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盲目高成本的吸收存款也会降低信贷资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