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纳米金银颗粒抗体的制备及酶联免疫定量检测16nm金粒子新方法的建立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rd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金银自诞生以来在社会和科学的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如今,随着纳米科技的产业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纳米材料的机会越来越多,各种尺寸的纳米物质已经以不同的途径进入我们的生活,当我们在为纳米材料的光辉前景感到振奋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纳米材料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纳米金银在纳米生物技术中进一步应用,必须对纳米粒子在微观水平进行定量。然而,在纳米技术领域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确定最优的定量这些纳米粒子的分析方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验首先制备了纳米银和纳米金的特异性抗体,并利用抗原抗体之间的特异性反应成功建立了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ic-ELISA)和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dc-ELISA)实现对这些纳米粒子的定量检测。为纳米粒子的定量检测提供了高灵敏、高特异性和简单快速的新方法。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功制备了纳米银的高特异性抗体。采用重氮化法,将自制的50nm银粒子经过修饰后与载体蛋白质进行偶联反应制备成人工全抗原,制备免疫抗原时载体蛋白采用牛血清蛋白(BSA)。用免疫抗原免疫动物得到终点效价达到1:64000的纳米银多克隆抗体。  二、成功制备了纳米金的高特异性抗体。采用重氮化法,将自制的16nm金粒子经过修饰后与载体蛋白质进行偶联反应制备成人工全抗原。用免疫抗原免疫动物得到终点效价达到1:64000的纳米金多克隆抗体。  三、制备了纳米金 HRP酶标记抗体。采用硫酸铵沉淀法对酶标抗体进行了纯化,将纯化好的酶标记纳米金抗体进行定量分析。计算结合物的酶量、IgG量和克分子比值分别为1.386 mg/mL、0.824 mg/mL和6.73。酶结合率为27.72%。  四、基于纳米金抗原和抗体间的特异性反应,成功建立了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对16nm金粒子定量检测,并对可能影响ic-ELISA的相关因素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LOD)为0.01ng/mL,与相似物的交叉反应率均低于10%,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7.6-12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6.1%。本文所建立的 ic-ELISA对16nm金粒子的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稳定可靠等优点,同时为其他纳米材料的定量分析提供了可靠方法,为人们进一步了解纳米材料提供了分析手段。  五、建立了抗原包被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16纳米金粒子的定量分析方法,并对可能影响ic-ELISA的相关因素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检测限低至0.06ng/mL,线性范围为0.1-500 ng/mL,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0.2-125%,结果令人满意。
其他文献
忘记那陈旧的标签 “一个特别会照相的北京大妞儿”  说到陈漫,在很多人脑海中的印象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一个特别会照相的北京妞儿。没错,陈漫的作品常以出其不意的怪诞创意或者直戳人心的视觉冲击夺人眼球。有人说陈漫的摄影作品好似掌握了勾人魂魄的本领,总能够让人过目不忘。所以陈漫的知名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时尚圈的范畴,早已是名声在外。很多其它领域的人都对她有所耳闻,但是也只是印象里那个陈旧的标签。  所谓高处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近年来,已有用对氨基苯磺酸修饰电极来探究一些物质电化学活性的报道。本论文中,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形貌的纳米粒子,然后用对氨基苯磺酸(ABSA)包裹于玻碳电极表面来构建不同的传感器。主要内容总结如下。1.综述了生物分子检测的意义,聚合物包裹纳米材料的制备、应用以及发展前景,最后提出了论文设想。2.将ABSA包裹TiO2-graphene/nafion复合材料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用来同时检测鸟嘌呤,腺嘌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