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力资本的相关研究中,教育人力资本受到的关注较多,学者们往往将教育作为人力资本中最重要的因素,而很少考虑到健康在人力资本中的地位。健康人力资本能够作为体现农民工素质的重要资源,在满足劳动力就业选择、提高就业收入等方面有着显著作用,十分值得关注。而在我国经济结构不断变化与发展中,农民工工资性收入成为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因而本文主要探讨健康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影响。本文结合以往的相关研究,对健康人力资本的内涵、指标研究现状以及健康人力资本对收入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综述,构建了较全面的健康人力资本指标,分为三个部分:心理素质、生理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本文建立在健康人力资本理论、Grossman健康需求理论的基础上,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相关数据,进行筛选与整理,得到了1286个数据。其中男性有740个样本,女性有546个样本。根据筛选出来的数据,对我国农民工主要个人特征、健康人力资本状况、就业及收入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其次基于明瑟收入函数,将心理素质、生理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这三个用来衡量健康人力资本的指标引入该函数中。另外,将数据库中2014年与健康人力资本指标相关的变量与2016年个人收入变量进行匹配,以解决内生性问题。总体上采用OLS估计分析了健康人力资本各项指标对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影响,进一步区分性别和区域样本,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对比分析健康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影响的异质性。总体样本估计结果显示,健康人力资本存量越高,则其工资性收入也更高。从心理素质来说,认知能力每增加一个单位,其收入增加0.317个单位;抑郁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收入增加0.247个单位;身体质量指数与工资性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身体质量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收入增加12.8%,但医疗总花费并不显著;生活满意度每增加一个单位,收入增加0.157个单位,工作满意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其收入增加0.344个单位。健康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存在性别和区域差异。最后,根据本文研究得出的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第一,加强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培养专业的心理医生;第二,完善社会公共福利,鼓励企业组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第三,建立完善的医疗体系,建设医疗救助制度;第四,缩小区域之间健康水平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