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比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高原地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与高原地区稳定期患者血气指标和酸碱平衡失调类型,研究高原地区慢阻肺患者的血气分析特点,为探讨高原地区患者的长期家庭氧疗方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高原地区(1500-2500m)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高原慢阻肺稳定期及平原地区(40~100m)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各94例,通过肺功能检查将患者分为GOLD2、3、4级,并按肺功能分级以1:1的比例匹配三组患者数量,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指标。对比分析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高原地区急性加重期与高原地区稳定期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差异。结果:1.平原组与高原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GOLD2、3级患者在p H、Pa CO2、PaO2、SaO2、HCO3-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GOLD4级Pa CO2、HCO3-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平原组与高原组发生的酸碱平衡失调类型及呼吸衰竭分型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2.高原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和高原慢阻肺稳定期GOLD3级患者PaO2、SaO2有显著差异(P<0.05)。GOLD4级两组间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3.采用平原血气分析正常值及酸碱平衡预计代偿公式与高原血气分析探讨标准及酸碱平衡失调预计公式,比较两种标准下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呼吸衰竭类型,两种标准下的酸碱平衡类型及呼吸衰竭类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高原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缺氧较平原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更为显著,但高原地区患者二氧化碳潴留程度远低于平原地区;2.高原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缺氧程度较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更为严重,但二氧化碳潴留的程度不重于稳定期;3.应该进一步探讨适合高原的动脉血气分析标准;4.高原长期家庭氧疗方式完全沿用平原标准可能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