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典故以其丰富的内涵,简练的文字体现了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典故的精妙之处在于含蓄,每个典故都有它的历史文化背景。而用典者的用意都是“言在典中,意在典外”。如何有效向目的语读者传达源语中典故的隐含意义和文化内涵而又能保持源语的味道是典故英译的关键。1986年由Sperber和Deirdre 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从认知和语用的角度分析了人类语言交际行为,它指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该理论为典故翻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典故翻译是一种特殊的双向明示推理过程,其中译者担任着核心作用,他必须考虑译语读者的认知能力和环境,为译语读者提供最大的语境效果来达到最佳关联。本论文以红楼梦中的典故英译为例,分析了关联理论对典故翻译的指导作用,归纳了典故翻译过程中译者采取的原则和策略,研究表明:典故翻译的目标应是在保留异域风味的前提下,体现忠实性、注重文化性、考虑读者接受性。本文共分六部分。导言部分简述了关联理论指导典故英译的可行性。第一章阐述典故翻译的现状和关联理论的框架。第二章作者从语言、文化、翻译之间的相互关系解释从文化角度评析典故翻译的必要性。第三章分析了红楼梦中的典故。第四章作者运用红楼梦中的典故翻译的例证说明关联理论对实现汉英典故翻译的解释力,认为翻译活动本身是一种复杂的特别的交际过程,因此具有交际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即明示——推理的过程;翻译涉及原作的作者、译者和目的语读者之间的相互明示与推理;同时,翻译过程也是对语言应用的过程,不同的人对同一文本会有不同的解读,这样,译文和原文不可能等同,但关联理论为翻译典故提供了寻求最大关联的视角。最后结论:翻译从本质上讲是实现语言交际和文化交流,典故翻译应遵循忠实性原则,体现源语文化特色。关联理论对指导典故翻译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一理论还需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