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甘草多糖的提取及质量分析目的:从甘草生药中提取精甘草多糖。并对提取的甘草多糖进行质量分析。方法:将甘草生药粉碎成粉末状,利用离心法除去水中不溶物、Sevag法除去游离蛋白质、活性炭吸附色素。并从已提取的精甘草多糖中检测残余蛋白质含量,计算换算因子、回收率、甘草生药中多糖的含量,对已提取的甘草多糖进行质量分析鉴定。结果:甘草多糖提取品经Sevag法除蛋白质后,已提取精甘草多糖中游离蛋白质成分已基本除尽。计算甘草多糖回收率为98.59%,换算因子f=1.584,样品中多糖平均含量为2.33%结论:所提取甘草多糖最终产物为灰白色固体,Sevag法可将甘草多糖中的游离蛋白质成分基本除尽。本实验提取甘草多糖方法可靠。第二部分甘草多糖对离体大鼠软骨细胞GAG合成和GlcAT-1mRNA表达的影响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甘草多糖(Glycyrrhiza polysaccharides, GP)对大鼠退变软骨细胞糖胺多糖(Glycosaminoglycan, GAG)合成和细胞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Ⅰ(galactose-β-1,3-glucuronosyltransferase Ⅰ, GlcAT-1) 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大鼠关节软骨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并加入IL-1p造模,分别将浓度为0.1mg/L、l mg/L、10mg/L、100mg/L甘草多糖作用于该软骨细胞,以4.5mg/L的硫酸氨基葡萄糖(Glucosamine)作为阳性对照。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其后进行细胞增殖、细胞内GAG含量、GlcAT-lmRNA表达的检测。结果:各浓度的甘草多糖对正常大鼠软骨细胞的增殖活性均有促进作用;不同浓度甘草多糖组均呈现出促进GAG合成的趋势,且甘草多糖100mg/L浓度组表现出最强的促进GAG合成能力(P<0.01);各浓度的甘草多糖未能显著增加GlcAT-lmRNA的表达,但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甘草多糖对离体大鼠软骨细胞增殖和GAG合成均有促进作用。甘草多糖对离体大鼠软骨细胞增殖和GAG合成、GlcAT-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提供底物,增加底物浓度,直接促进GAG的合成;通过促进关键酶GlcAT-I的表达,提高GAG的生成效率来实现的。第三部分关节腔内注射甘草多糖对大鼠骨关节炎软骨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目的:研究关节腔内注射不同浓度甘草多糖(Glycyrrhiza polysaccharides)对大鼠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A、B、C1、C2、C3、C4、D七组。B、C1、C2、C3、C4、D六组大鼠分别于实验第1、4、7日向双膝关节腔内注射4%的木瓜蛋白酶溶液0.2ml,建立OA模型,A组大鼠双膝于上述时间点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正常对照。于实验的第10日开始向C1、C2、C3、C4四组大鼠的双膝关节腔内分别注射0.1mg/L、1mg/L、10mg/L、100mg/L的甘草多糖溶液,D组注射4.5mg/L硫酸氨基葡萄糖,每周注射两次,连续5周;A、B两组大鼠的双膝关节腔内于上述时间点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试验后第6周后处死所有大鼠,根据大体观察评分标准在肉眼及显微镜观察关节软骨形态学变化并评分;将关节软骨制作石蜡切片并分别用甲苯胺蓝染色和HE染色,依据关节软骨Mankin’s评分标准评分;然后检测血清和关节滑膜中MDA含量,血清中SOD活性;测定关节软骨中GAG含量。结果:大体观察及Mankin’s评分结果提示甘草多糖对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的形态结构有明显改善,且lOmg/L甘草多糖溶液组改善更为明显,与阳性对照组相当。各浓度甘草多糖组的SOD活性均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增加,甘草多糖不同浓度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各浓度甘草多糖组关节滑膜中MDA含量均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且0.1mg/L、1mg/L甘草多糖组关节滑膜中MDA含量与阳性对照组仍存在差异(p<0.01),10mg/L、100mg/L甘草多糖组关节滑膜中MDA含量与阳性对照相比较无显著差别。各浓度甘草多糖组均能增加关节软骨中GAG的合成(均P<0.01),且0.1mg/L、1mg/L甘草多糖组促GAG合成作用与阳性对照组仍存在差异(p<0.01),lOmg/L、100mg/L甘草多糖组促GAG合成作用与阳性对照相比较无显著差别。结论:大鼠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建立OA模型简便快捷,可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相关并发症少,可导致类似于临床骨关节炎的病理改变。甘草多糖对骨关节炎软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10mg/L的甘草多糖溶液对软骨保护作用最强。甘草多糖对骨关节炎软骨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氧自由基对软骨细胞的损害;促进软骨细胞外GAG的合成,促进软骨基质的生成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