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局部描述符的掌纹识别算法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9671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问题。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被认为是一种重要且可靠的解决方法而引发人们的普遍关注。Anil K.Jain和Arun Ross将生物识别技术定义为“建立一个基于该人的身体,化学或行为属性的个人身份的科学”。与以往的识别技术相比,因其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近儿年被广泛的投入到实际应用中。掌纹识别是近几年提出的新兴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它利用掌纹的点、线、纹理特征和几何特性来识别个人身份。相较于指纹图像、虹膜图像和语音信号等,因其具有采集设备成本低、易采集、识别精度高、识别区域广、用户接受程度好且不易伪造等特点在身份识别和权限控制方面引起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掌纹识别技术中的关键部分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现把研究工作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点:(1)为了提高掌纹识别系统的精确度,对掌纹图像进行良好的预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首先检测出手掌上的某些角点并进行定位,然后以这些角点作为基准建立坐标系,在此坐标系的基础上进行平移、旋转的校正并切割出同定大小的区域作为感兴趣区域。该方法有效的降低了采集过程中手掌平移和旋转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提高鲁棒性,为提取掌纹特征奠定了基础。(2)提出了基于均匀模式的LBP(Uniform LocalBinary Patterns,ULBP)和协同表示的掌纹识别算法。该方法首先对掌纹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采取ULBP算子对裁剪出的感兴趣区域进行特征提取,为了提取更多的掌纹信息,对掌纹图像进行2*2的分块处理以后再进行特征提取,将提取出的灰度特征用直方图的形式表示,最后掌纹图像的分类采用基于协同表示的分类器。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掌纹图像的旋转平移以及亮度变化有较好的鲁棒性,且运算速度快。(3)为了在低成本下提升识别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方向模式(Local Direction Patterns,LDP)和概率神经网络(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PNN)的掌纹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掌纹图像进行预处理,并将提取到的感兴趣区域进行分块处理,然后采用LDP算子进行特征提取,将每一块提取出的特征用直方图的形式描述出来,然后再将多个直方图连接为一个维数较高的直方图,最后根据概率神经网络来进行分类。实验表明该算法对掌纹图像的旋转平移和亮度变化有良好的鲁棒性,且提升识别率。
其他文献
在搜索过程中,如果用户不了解目标领域,或者用户的搜索任务相对比较复杂,或者系统对信息的索引不充分,这些情况下用户的搜索行为通常称为探索式搜索。查询推荐可以找出与初始
本课题为了解决用于控制理论教学实验的相关设备资源短缺、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功能受限等问题,开发了控制工程创新实验平台。配合大量的开放通信协议和开放软硬件资源,通过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实时系统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然而,系统性能的不断提升,也随之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能耗问题。低能耗是衡量实时系统优良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生物发光断层成像(BioluminescenceTomography,BLT)是光学分子影像的一种重要成像模态,通过生物体表面测量到的光子通量,重建出生物体内部荧光光源的三维分布,从而反应出生物
图像匹配是计算机视觉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图像匹配的任务是将两幅或者更多幅的影像统一变换到同一坐标系下,从而能够综合利用各种信息。如今图像匹配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武器制导,无人驾驶,三维重建,医学影像检测,文字、指纹和面部识别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遥感影像的匹配在地图更新,防灾救灾等方面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图片的成像原理不同,分辨率不同,拍摄角度拍摄时间不
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的顺利运营,极大地改善了国民的出行体验。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升以及运营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传统的多刚体动力学设计方法因为没有考虑到车辆结构的弹性变形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而被车辆设计师们所关注。为了在车辆设计阶段得到更加严格且精确的动力学结果,保证动车组安全高速行驶以及优良的平稳性,有必要展开刚柔耦合对车辆动力学具体影响的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
随着移动设备技术的进步与通信技术的革新,人们对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的需求越发迫切。传统网络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无中继光传输距离越来越长,由过去的几十公里到现在的几百公里。由于无中继光传输距离受限于光纤的衰减、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等因素,当光纤传输损耗超
自21世纪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传媒发挥着其固有的强大力量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经济发展方式、生活习惯、人际交往方式等正日益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传媒发展
由于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全球化,硬件木马成为影响集成电路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硬件木马的有效检测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检测待测电路中组合型激活、功能型负载的硬件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