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西南矿冶业与区域经济的开发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jnj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西南地区的矿冶业在当地经济部门中处于重要地位,矿冶业的发展与经济开发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唐代西南地区矿冶业与区域经济开发的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当时西南地区的矿冶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古代社会矿冶业的认识,而且也可为现今西南地区的经济建设提供历史的借鉴。 对唐代西南地区矿产资源分布状况进行的考察分析,主要是依据有关土贡、土产、赋税、诗文等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来完成的。唐代西南地区矿产资源分布的州数,约占唐代西南地区总州数的79%,且矿产资源的分布前后期差距较大,后期明显多于前期,即前期有2种矿产品,后期有4种矿产品;前期产金为11州,后期增加了18州,达到29州,是前期的1倍多;前期产银之州没有记载,后期有2州;前期产铜之州也没有记载,后期有5州;前期产铁只有2州,后期达到16州,是前期的8倍,即唐代共有矿冶之州52个。另唐代西南地区矿产资源的分布即矿冶业的分布有如下特点:1、分布面广。2、矿冶业在前期的基础上后期有较大的发展。3、矿冶业的分布地区多在江河附近。 对唐代西南地区矿冶产量的探析是一个既有困难,但又很重要的工作。通过推测,初步得出唐代西南地区元和时期,金的年产量约为870两;银的年产量约为96334两:铜的年产量约为154650斤;铁的年产量约为20277008斤的结论。 唐代西南地区矿冶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铸铜业、铁器制造业、金银器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二、促进区内外的经济联系与交流。三、促进荒地的开垦与农业生产的发展。 矿冶业是唐代西南地区的主导产业,它的发展,对当时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前正在进行的地方党委换届工作,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这个关键时期,能不能正确对待名、权、位,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党性的一次现实考验:党员领导干部要处理好以下四个关
由于在经济、社会、政治及自然状况等方面与东部发达地区有着明显的不同,中西部地区的县级工作具有区别于东部地区县级工作的特点.
现在商业正处于大发展阶段,一大批有名气的大众化、规模化的商品批发交易市场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并在进一步发展、完善和提高。大型国有商业企业、民营企业、专业连锁
分析超分辨率重建中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基于稀疏表示方法的联系,讨论网络卷积核的作用,以及不同网络参数对重建效果的影响,设计一个权衡重建质量和结构复杂度的超分辨率重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低分辨率图像到高分辨率图像的映射,整个网络训练过程是端到端学习,具有全局优化的特点,避免基于稀疏表示方法的复杂特征提取和数据重组的操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建的图像质量在视觉效果和参数评价指标上有较大提高。
一般说来,哪个地区的开放度高、招商引资多,哪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就快、竞争力就强.对地方政府而言,招商引资有利于促进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本地经济与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古诗词教学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使得课堂高效、生动已经成为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而随着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