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典型的稻麦两熟轮作区,在小麦生产中,氮肥的大量施用及不合理的施肥方法不仅导致氮肥利用率降低、氮肥损失加剧,还造成了环境污染。提高小麦产量潜力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是保障粮食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明确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演变规律及其对氮肥的响应对于阐释小麦产量形成机理和氮素高效利用机制及确定未来小麦高产高效育种和栽培调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不同年代育成的4个代表性的小麦品种,采用大田试验和田间土柱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年代小麦品种产